王恭〔明代〕
西岩春池小,泠泠隐翠微。虚圆窥色相,恬淡印禅机。
雨积龙泉古,波澄鸟影稀。尘缨从此濯,相对欲忘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无梦令 赠于面前先生
马钰 〔金朝〕
挽李子和知县
李流谦 〔宋代〕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张栻 〔宋代〕
送杨子祐知兴国
皇甫汸 〔明代〕
送僧游天台
林逋 〔宋代〕
句
韦奇 〔宋代〕
雨中出门闲望有作
陆游 〔宋代〕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四十三
孙蕡 〔明代〕
云本无心偶出山,幽林薄暮鸟知还。如何世上驰驱子,只在红尘扰扰间。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曾黯 〔宋代〕
从人觅墨梅
裘万顷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