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明代〕
我家苕溪山水窟,流寓娄东归未得。前年避地到乡闾,亲戚欢迎慰岑寂。
长桥崒峍势如龙,下饮大溪垂渴虹。先人旧业桑梓在,石田数亩松亭东。
南望群峰奔万马,淼淼鸥波连若下。桃花夹岸放渔舟,疑是仙源问津者。
谢家客儿有发僧,俊爽捷若秋空鹰。有时清唱醉花月,有时趺坐谈三乘。
结楼高倚云松杪,门对溪山春日晓。谁人粉壁写成图,索我题诗故相恼。
谩歌溪山春晓歌,安得杖屦同婆娑。为询旧业在溪浒,稚松丛桂今如何。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御街行 其二 元夜踏灯词,和徐夫人燕京元夜韵
董元恺 〔清代〕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钩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
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
王可交升仙台四首
黄庚 〔元代〕
过池阳旧治和吕子西韵
袁说友 〔宋代〕
陈侍御道襄宅离夜遇雪得零字
黎民表 〔明代〕
把袂风尘日,燕歌且共听。客心寒易怆,离夜酒长醒。
蕉荔经持节,江湖感聚萍。黄金交谊少,垂白任飘零。
宿囊山怀坚师
林泳 〔宋代〕
后天易吟三十首
方回 〔元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寄谢汤司谏二首
赵蕃 〔宋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送除景说归三衢
高斯得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