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麦行自灵岩归示赵丞

戴栩 戴栩〔宋代〕

大儿牵衣镰在手,小儿携篝并畦走。
陌翁语妪切莫迟,梅风温云晴不久。
两手便熟镰无声,黄云卷地苍坡平。
一声长歌出台笠,麦蛾飞起缘其缨。
炊烟幕幕暗杨柳,大妇壶飧仍榼酒。
酒沉飧冷未暇尝,腰骨酸辛一骧首。
戴栩

戴栩

嘉定元年( 1208 )进士,累官太学博士,秘书郎、衡州知府,终官湖南安抚司参议官。学于叶适,得其旨要,文章法度,能守师传;诗与“永嘉四灵”相近。著有《五经说》、《诸子辩论》、《东瓯郡要略》(又名《东都要略》)、《浣川集》。

猜您喜欢

如梦令(海棠)

方岳方岳 〔宋代〕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愁绝。愁绝。枉与春风分说。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说著长峰十日愁,夜来发处四更头。
莫令炬火风吹黑,未说红纱绛蜡休。

鹧鸪天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短发如霜久已拚。无冠可挂更须弹。初闻古寺多伥鬼,又说层冰有热官。

闲处坐,静中看。时情天意酒杯干。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夜西风一夜寒。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三身四智体中圆,犹说三千及大千。
八万法门从此去,咄哉王子去求仙。

景修二十岁褒为乡举之首晚乃尉青田无不遇色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一尉三千五百里,昔人尝已叹沈英。
陆机文赋成童妙,梅福官资向老清。
尽说江山多胜事,且临风月慰高情。
它年见我长安道,货药无心更避名。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 其二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李嘉谋李嘉谋 〔宋代〕

道人爱山出天姿,自谓计黠人嫌痴。
独游名山看不足,每得胜处行为迟。
谁人能知物外赏,世上自有灵中奇。
一行作吏困汩没,便与好境相参差。
脱兔投林今适愿,穷猿得木吾何之。
芒鞋竹杖恣如往,烟蓑雨笠长相随。
青山愈好足力尽,此意未止驽骀疲。
路逢行人说大尹,正见谕蜀扬舲旗。
好贤招邀每虚席,问俗疾苦时褰帷。
才华落落清庙器,诗笔粲粲珊瑚枝。
胸吞楚泽八九尽,气压巫峡群山低。
大峰联娟争媚妩,苍壁徒倚供游嬉。
巴东巴峡古所重,作云作雨今胡为。
有情飞鸢送迎客,无数棹歌来去时。
昔日画图曾见者,何意忽此今逢兹。
迩来丰碑在人口,已与流水争东驰。
政用中和得大体,智出毫末非全施。
不与英声流上国,已有诗卷传江湄。
狼烽长閒士鼓腹,耕陇不见愁生眉。
都门髣髴记分袂,蜀道修阻常支颐。
持谒见公敢论旧,抚髀顾我清无缁。
樽俎频开闲共话,歌讴聊与民同嘻。
忽然晨旦往东壁,但见山月来峨嵋。
行吟何独壮三峡,在处山林来乞诗。

听郑三弹双韵子歌

游九言游九言 〔宋代〕

寒窗积雪生虚明,玉壶风折层檐冰。
朱霞秀色妙公子,理弦灯下声亭亭。
游丝两两挂孤月,双声应手无留停。
月寒照户砌虫泣,云冻出浦边鸿征。
苍蝇扑纸窗欲透,蜾蠃穴桑儿未成。
琵琶宽详双韵切,含凄尽向弦中说。
酒酣疏绮杂娱嬉,谁道壮夫心更折。
一从敌骑下河南,学得声容难辨别。
鹧鸪金屋沸歌吹,鼠头宝陌行靴袜。
帕腰慢舞作弯弧,捉耳酹觞真折馘。
眼前犹听旧歌辞,凤韶岂独锵虞时。
罢弹三喟寝不熟,风定寒江静夜悲。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

林亦之林亦之 〔宋代〕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
欲夸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
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疎。
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