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南北朝〕
群峰此峻极,参差百重嶂。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
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状。
任昉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长史。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为黄门侍郎,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天监七年(4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
访古田刘无竞
戴复古 〔宋代〕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
曾几 〔宋代〕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强至 〔宋代〕
寄季申
陈与义 〔宋代〕
辇下曲
戴埴 〔宋代〕
次韵五季夷时同宿蒋山
韩元吉 〔宋代〕
公廨莲池
无闷 雨夜
朱彝尊 〔清代〕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七
王廷陈 〔明代〕
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磬折周伦类,直方向朋徒。
吐辞厉信义,皎日耀天衢。外表高洁谈,腹内蕴穿窬。
命侣发瘗子,探口出含珠。金椎碎腐颊,青青歌应胪。
圣言岂不伟,反为行劫需。诵说苟非人,阶乱岂胜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