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尔孚复以诗乞余长春花此种固来自尔孚也
郭之奇 〔明代〕
长春花发倍添春,春浅春深识故人。人日看春春日旧,春为人旧令花新。
送林南恩入京
释善珍 〔宋代〕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 〔宋代〕
笺年老逢春八首·年老逢春春莫疑
邵雍 〔宋代〕
寄弟衮
陈襄 〔宋代〕
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
利登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李道纯 〔元代〕
入栖贤山逢朱大
朱长春 〔明代〕
偈颂四十二首 其十八
释祖先 〔宋代〕
今朝五月端午节,千妖百怪尽消灭。艾虎桃符相耳语,摇头不肯向人说。
无端被者主杖子,对众一时俱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