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九首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茂盛幽兰在窗下,依依垂柳在堂前。
当初与你告别时,未讲此行很久远。
出门万里客他乡,半道交朋结新欢。
一见倾心似迷醉,未曾饮酒尽言谈。
幽兰枯萎垂柳衰,背信之人违誓言。
告诫世间青少年,相知未必心不变。
你为情谊愿献身,他将你弃无情感。

辞家早起备车马,准备远行去无终。
请问前行欲何为?不经商也不当兵。
听说有位田子泰,节义崇高称豪英。
虽然此人久已死,乡里承袭其遗风。
在世之时名誉高,死后美名传无穷。
不学奔走逐名利,荣耀只在一生中。

二月喜逢春时雨,春雪阵阵发东边。
冬眠动物皆惊醒,草木润泽得舒展。
轻快飞翔春燕归,双双入我屋里边。
故巢依旧还存在,相伴相随把家还。
你我自从分别来,门庭日渐荒草蔓。
我心坚定不改变,君意未知将何如?

登上高高百尺楼,清晰可见远四方。
夜间云聚栖其内,白日鸟集作厅堂。
远处山河尽在目,平原一片渺茫茫。
古时热恋功名者,慷慨争逐在此场。
一旦丧身离人世,结局一样葬北邙。
墓边松柏被人伐,坟墓高低甚凄凉。
无主墓基已毁坏,谁知魂魄在何方?
生前名利实可贵,如此凄凉堪悲伤!

东方有位隐居士,身上衣服常破烂。
一月才吃九顿饭,十年总戴一顶冠。
辛勤劳苦无人比,和悦面容乐贫寒。
我欲前行访问他,清晨出户越河关。
青松生长路两边,缭绕白云在檐间。
知我特地前来意,取琴为我来轻弹。
先弹凄怨别鹤操,又奏高洁曲孤鸾。
我愿长留伴君住,从今直到岁暮寒。

葱郁苍青山谷树,冬天夏日常如此。
年年经历霜和雪,更变四时岂不知?
已厌听闻世上语,交结新友去临淄。
齐国稷下多谈士,指望他们解我疑。
备好行装已数日,且同家属告别离。
欲行又止心犹豫,还坐重新再三思。
不怕此行道路远,担心谈士会相欺。
万一相互不合意,永远为人所笑嗤。
心内之情难尽诉,为君写下这歌诗。

日暮长天无纤云,春风微送气温和。
佳人喜爱清澄夜,到晓酒酣欢唱歌。
歌罢凄然长叹息,此情此景感伤多。
皎洁明月在云间,绿叶之中鲜艳花。
虽有一时风景好,好景不长当奈何!

少时健壮性刚烈,持剑只身去远游。
谁讲此行游不远?我从张掖到幽州。
饥食野菜学夷叔,口渴便喝易水流。
不见心中知音者,但见古时荒墓丘。
路边两座高坟墓,乃葬伯牙与庄周。
贤士知音难再得,远游还想何所求?

种植桑树在江边,指望三年叶可采。
枝叶长出将茂盛,忽然遇到山河改。
树枝树叶被摧折,树干树根浮大海。
春蚕无叶不得食,无茧寒衣哪里来?
不把根植在高原,如今后悔亦无奈!

注释
荣荣:繁盛的样子。这两句写当初分别之景,有起兴的作用。兰取其贞洁,柳取其惜别。
君:指出门的游子。不谓行当久:没说此行要很久。
中道:中途。嘉友:好友。
心相醉:内心已为之倾倒,即一见倾心。这两句是说,尚未饮酒交谈,便一见倾心。
言:指临别誓约。负:违背,背弃。
多谢:多多告诫。《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相知不忠厚:当面相知的朋友未必就是忠厚之人。此句及按下两句皆为告诫之辞。
意气:情谊,恩义。倾人命:送性命。离隔:分离,离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为情谊可以不惜献出一切,可当那位不忠厚的朋友弃你而去之后,又有什么情谊存在呢?
夙:早晨。严驾:整治车马,准备出行。曹植《杂诗》:“仆夫早匹驾,吾将远行游。”志无终:向往到无终去。志:一作“至”,亦通。无终: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蓟县。
今何行:现在到那里去做什么。商:经商,做买卖。戎:从军。
田子泰:即田畴,字子泰,东汉无终人。田畴以重节义而闻名。据《三国志·魏志·田畴传》载,当时董卓迁汉献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派田畴带二十多人到长安去朝见献帝。道路阻隔,行程艰难,但田畴等人还是到达长安朝见了献帝。献帝拜他为骑都尉,他说:“天子蒙尘,不可受荷佩。”辞不就,朝廷对他的节义很钦佩。当他返回时,刘虞已被公孙瓒杀害,但他仍到刘虞墓前悼念致哀,结果激怒公孙瓒,将他拘捕。后公孙瓒怕失民心,又将他释放。获释后,田畴隐居于徐无山中,归附他的百姓有五千多家,他就定法纪、办学校,使地方大治。节义:气节信义。士雄:人中豪杰。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斯人:此人,指田畴。习其风:谓继承了他重节义的遗风。
生:生前,在世时。高世名:在世上声誉很高。既没:已死之后。
狂驰子:指为争名逐利而疯狂奔走的人。直:只,仅。百年中:泛指人活一世的时间。
仲春:阴历二月,遘(gòu):遇,逢。东隅:东方。古人以东方为春。
众蛰(zhé):各种冬眠的动物。蛰,动物冬眠。潜骇:在潜藏处被惊醒。从横舒:形容草木开始向高处和远处自由舒展地生长。从:同“纵”。以上四句描写季节变化。《礼记·月令》:“仲春二月,始雨水,雷乃发生,蛰曰咸动,启户始出。”
翩翩:轻快飞翔的样子。庐:住室。
先巢:故巢,旧窝。故:仍旧。相将:相随,相偕。旧居:指故巢。
我心固匪石:语本《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是说我的心并非石头,是不可转动的。比喻信念坚定,不可动摇。固:牢固,坚定不移。匪:非。君:指燕。
迢(tiáo)迢:本义指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高高的样子。分明:清楚。四荒:四方荒远之地。
归云宅:是说白云晚上把它当作住宅。形容楼之高。《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飞鸟堂:飞鸟聚集的厅堂。
茫茫:辽阔,深远。
功名土:追逐功名利禄之人。此场:指山河、平原。
百岁后:去世以后。相与:共同,同样。北邙(máng):山名,在洛阳城北,东汉、魏,西晋君臣多葬此山。这里泛指墓地。
互低昂:形容坟堆高低不齐。昂:高。
颓基:倒塌毁坏了的墓基。遗主:指坟墓的主人,即死者的后代。
“荣华”两句:是说对于那些生前追求功名的人来说,荣华的确是珍贵的,但死后一无所得,且如此凄凉,也实在可怜可悲。
被服:所穿的衣服。被,同“披”。不完:不完整,即破烂。
三旬九遇食:三十天吃九顿饭。《说苑·立节》:“子思居卫,贫甚,三旬而九食。”著:戴。冠:帽子。
好容颜:愉悦的面容,这里有乐贫之意。
观其人:访问他。越河关:渡河越关。
“青松”两句:写东方隐士的居处,在青松白云之间,形容高洁。
故来意:特地来的意思。
上弦、下弦:指前曲、后曲。别鹤:即《别鹤操》,古琴曲名,声悲凄。孤鸾:即《双凤离鸾》,汉琴曲名。这两句所举琴曲,意在比喻隐士孤高的节操。
就君住:到你那里一起住。至岁寒:直到寒冷的冬天,这里是喻坚持晚节。《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苍苍:深青色,犹言“青青”。树:指松柏。常如兹:总是这样,谓郁郁葱葱,不凋零。
时:季节的变化。暗寓时世。以上四句起兴,以松柏的坚贞自喻。
世上语:泛指世俗流言。临淄:地名,战国时齐国国都,在今山东省。
稷(jì)下:古地名,战国齐都临淄城稷门(西边南首门)附近地区。齐宣王招集文学、学术之士在此讲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时,稷下学士复盛。”集解引刘向《别录》:“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之稷下,如淳于髡(kūn)、慎到,环渊、田骈、邹奭(shì)之属,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谈士:善于言谈论辩之人,指稷下之士。谓这些人善空谈而不耐霜雪的考验。指彼:指望他们。决我疑:解决我的疑问。
装束:整备行装。既有日:已经有好几日。
“行行”两句,写临行时又徘徊不前,犹豫再三,表示内心复杂矛盾的状态。
道里:道路里程,即路程。人我欺:即人欺我。人,指“谈士”。
不合意:见解不同。嗤(chī):讥笑。逯本作“之”,今从焦本改。
伊:此。难具道:难以详细他讲出来。君:泛指读者。
扇:用作动词,吹动。扇微和:春风吹拂,天气微暖。
佳人:美人。美清夜:爱清夜。达曙:到天明。酣:酒足气振的样子。这两句是说美人喜欢这清静的夜晚,通宵喝酒唱歌。
歌竟:歌唱完了。此:指下文四句歌辞。持此:仗着这支歌曲。感人多:十分动人。这两句是说美人唱完歌便长声叹息,这首歌极其动人。
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
一时好:一时之美好。指“云间月”圆而又缺,“叶中花”开而复凋。这两句是说月和花美在一时,不能长久。
厉:性情刚烈。
张掖:地名。
易水:水名。
丘:坟墓。
伯牙:古代音乐家。庄周:庄子。
“三年”句是说盼望三年之内可以采桑养蚕。
始:才。值:逢。
柯:枝干。沧海:指东海。这两句是说桑树的枝干被摧折了,根叶漂浮到大海中去了。
欲谁待:即欲何待,还依靠什么?
本:桑树枝干。这两句是说桑树不种在高原上,而种在江边,根基不巩固,所以摧折,有什么可后悔的?▲

创作背景

  这组拟古诗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或永初二年(421年)。其时离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不久,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但对晋恭帝被废以及晋王朝覆灭心存痛惜和哀惋之情。

赏析

  拟古,就是摹拟古诗之意。但事实上这组诗并无摹拟之迹,完全是诗人自抒怀抱。从内容来看,这组诗大多为忧国伤时、寄托感慨之作,其中多有托古讽今、隐晦曲折之辞。

  第一首诗采取拟人的手法,借对远行游子负约未归的怨恨,感慨世人结交不重信义,违背誓约,轻易初心。

  第二首诗托言远访高士田子泰的故乡,对高尚节义之士深表敬仰,对世间不顾节义而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人表示了厌恶。

  第三首诗以春燕返巢托兴,表现诗人不因贫穷而改变隐居的素志,同时也寓有对晋室为刘宋所取代而产生的愤慨。

  第四首诗写由登楼远眺而引起的感慨沉思。江山满目,茫茫无限,历史沧桑,古今之变,尤显人生一世,何其短暂!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追逐功名利禄的古人,早已身死魂灭,只剩下荒坟一片,实在可怜可伤。从而抒发了诗人不慕荣华富贵、坚持隐居守节的志向与情怀。

  第五首诗托言东方隐士,实则是诗人自咏,借以表示自己平生固穷守节的意志。

  第六首诗以谷中青松自喻,表现坚贞不渝的意志。尽管诗中流露出犹豫彷徨的矛盾复杂心理,但仍决意不为流言所惑,不受世俗之欺,所以写诗以明志。

  第七首诗以比兴手法,感叹欢娱夜短、韶华易逝的悲哀,表现了诗人自伤迟暮的情绪。

  第八首诗表现诗人少年时期的理想,壮年时期的情怀,抒发了知音难觅的愤激之情。

  第九首诗以桑树喻晋,晋恭帝为刘裕所立,犹如“种桑长江边”。恭帝之初立已操控在刘裕掌中,根基不牢自取灭亡。“今日复何悔”,诗人痛惜之情可见。

  总体而言,陶渊明的《拟古九首》写的都是在朝代、人世改变时的各种现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思量和反省。全诗感情低回缠绵,语言曲折宛转。这几首诗题为“拟古”,从中可看到《古诗十九首》、汉乐府、汉魏晋五言诗的痕迹,像第一首的简洁叙事方式、第二首的一问一答、第三首的以气象作兴比及物候作比,以及轻浅的词语、叠词等等。之所以用拟古作题,主要是时当晋宋易代,很多的感触及激荡的情绪,可以通过较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戏赠惠南禅师

黄庭坚黄庭坚 〔宋代〕

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木犀四首 其三

赵蕃赵蕃 〔宋代〕

浪说西京斗大花,赤栏青幄五侯家。那知林下馀幽物,雨打风吹不怨嗟。

读韩文诗

释智圆释智圆 〔宋代〕

女娲链五石,能补青天缺。
共工触不周,能令地维绝。
杨孟既云没,儒风几残灭。
妖辞惑常听,淫文蠹石说。
南朝尚徐庾,唐兴重卢骆。
雕篆斗呈巧,仁义咸遗落。
王霸道不明,烟花心所托。
文不可终否,天山韩吏部。
叱伪俾归真,鞭今使复古。
异端维既绝,儒宗缺皆补。
高文七百篇,炳若日月悬。
力扶姬孔道,手持文章权。
来者知尊儒,孰不由兹焉。
我生好古风,服读长洒蒙。
何必唐一经,文道方可崇。

偈颂三十首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善者多魔自古今,佛魔一体只空心。
心迷不觉悭成贼,心悟回头便舍金。
莫怪迷心心怕贼,贼心对面也难寻。
三途地狱因斯得,奉报须防仁不仁。
不是道人先注脚,免他来喜去沈吟。
一年三百六十日,梦想颠倒不曾息。
耳闻眼见善庵名,更莫邪言喧戏剧。
思量生死大惊神,唯了本心称第一。
暂时忽听本无心,解脱沉沦千万亿。
寄语诸人莫蹈虚,勾兰不稳莫稍依。
莫令堕入深坑下,未免先当说与伊。
来往任观心不住,声香味触且随时。
孤峰独特谁为伴,尘世忙然我道奇。

题张元明四鬼捕懒龙图

周紫芝周紫芝 〔宋代〕

五月江南地无黍,帝遣雷师下行雨。百神受职群龙奔,一龙藏头翳玄云。

雷师奋虬叱四鬼,拽取老龙朝帝阍。张侯直气不可屈,云间睥睨旁怒嗔。

归来面壁聊一吐,画作新图走儿女。潜虬怕死不肯行,夜叉飞天发毛竖。

人间空笑虎头痴,笔底风云遽如许。今年雨足年亦丰,蜥蜴蝘蜓俱论功。

龙方下避千里赤,疾雷破柱颂天公。天公有令那得尔,寄语痴龙莫辞死。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张先 〔宋代〕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其五

邓云霄邓云霄 〔明代〕

纵有冰纨扇,难消大块炉。玄霜何日致,肺病几时苏。

河朔须豪饮,肥𧒭立可屠。铜陵多洞穴,怪不类宜都。

太阳十六题 其二 死中活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元代〕

百尺竿头须进步,无明鬼窟好抽身。寒灰定爆真奇味,枯木花开别是春。

哀吕东莱

巩丰巩丰 〔宋代〕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椎锋裹头岁,蹑足游四方。
取友凌晨楚越,笃志日自强。
著眼嚣尘上,口不挂否藏。
坚车遵大路,双辔多王良。
笔阵万人敌,严严亚夫营。
既壮道愈焯,维斗揭太常。
朝路阅时变,有意夫明昌。
呜呼命非耶,一病俄殂丧。
百年能几见,痛在予衷肠。
恭惟经济学,日就而月将。
便便五经笥,笑视古锦囊。
订史参理乱,一一堪施行。
圣伏道绝塞,繄我为发明。
无心著师说,独逊时辈声。
盘礴九云梦,胸次莫与京。
炉烟对姬孔,脱落翰墨场。
耳目所纂辑,如春之发生。
退然避时誉,敛衽不肯当。
居忧寄萧寺,举俗载其名。
户外履常满,摄齐愿升堂。
树阴敷昼户,静对书一床。
是中亦何有,乃独不可量。
吾则不尔拒,岁寒永相望。
嗟丰幼甚愚,圣读初滥觞。
先生与之进,闻见昔未尝。
抠衣莫我旧,岁签今几更。
山林有陈迹,尚想曳杖声。
精衷无渝泐,气序有翕张。
俯仰十数载,淹留竟奚成。
群趋竞场屋,意气无激扬。
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册府罗鹭羽,寻拜尚收郎。
明堂资众木,待公举修梁。
丰时游庠序,门墙迩康庄。
偕我二三子,振袂时骞翔。
黄尘乌帽底,自觉神观清。
每伺趋局暇,进揖班马香。
先生为酬酢,讲贯忘暄凉。
于时萃英髦,王路均且平。
苏醒忧国病,斟酌鉴古情。
门外有过辙,颇怪来往并。
再岁感末疾,长江理归航。
江滨多送客,飞盖惊凫鶬。
走实厌众味,食鱼必河鲂。
岂其嗜野蔌,而置稌与秔。
敬愿持此心,不厌道阻长。
及归供洒扫,药饵常待旁。
庶几秉一炬,上接星宿芒。
师门谢宾客,童穉亦叹惊。
唯有旧学徒,尚俾承余光。
神闲造冲邈,气定绝慨慷。
啸傲羲皇上,税驾无何乡。
今岁二月中,丰入须女城。
床下拜庞老,城隅有幽坊。
维时春气和,天宇新霁晴。
先生呼我俱,缓步临前楹。
露菊擢翠羽,风篁韵繁筝。
昼坐欣至夕,话尽一再更。
诲言皆砭石,易知复难忘。
委曲到肝鬲,如啜黄昏汤。
出门九徘徊,三复心遑遑。
提撕不予弃,感切涕泗横。
先世有遗书,故墟有山房。
尚冀疾有间,挈领提其纲。
敢以学为嬉,坐使素业荒。
誓当服明训,为衣不为裳。
笔著将脱稿,后生有宪章。
家传人诵之,岂但师张程。
研精固有造,栖迟讵无成。
呜呼寝门恸,兹祸谁使令。
天高不可诉,仰视空茫茫。
枯琴在东壁,遗履陈西厢。
未续千古泪,桂魄三阙盈。
慨昔身健日,浮言多谤作。
黄钟自疏越,郑卫徒铮铮。
事定盖棺了,玄黄閟青箱。
堂堂那复见,薄奠摅寸诚。
斯文倘有继,师道其张皇。

六言

章甫章甫 〔宋代〕

从来钟鼎无梦,是处林泉可家。
料事颇知风雨,逢人且说桑麻。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