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集序

杨炯 杨炯〔唐代〕

  大矣哉,文之时义也!有天文焉,察时以观其变;有人文焉,立言以重其范。历年兹久,递为文质,应运以发其明,因人以通其粹。仲尼既没,游、夏光洙泗之风;屈平自沉,唐、宋弘汨罗之迹。文儒于焉异术,词赋所以殊源。逮秦氏燔书,斯文天丧;汉皇改运,此道不还。贾、马蔚兴,已亏于《雅》《颂》;曹、王杰起,更失于《风》《骚》。僶俛大猷,未忝前载。洎乎潘、陆奋发,孙、许相因,继之以颜、谢,申之以江、鲍。梁、魏群材,周、隋众制,或苟求虫篆,未尽力于丘坟;或独狥波澜,不寻源于礼乐。会时沿革,循古抑扬,多守律以自全,罕非常而制物。其有飞驰倐忽,倜傥纷纶,鼓动包四海之名,变化成一家之体,蹈前贤之未识,探先圣之不言。经籍为心,得王、何于逸契;风云入思,叶张、左于神交。故能使六合殊材,并推心于意匠;八方好事,咸受气于文枢。出轨躅而骧首,驰光芒而动俗。非君之博物,孰能致于此乎?

  君讳勃,字子安,太原祁人也。其先出自有周,濬哲文明之裔;隐乎炎汉,弘宣高尚之风。晋室南迁,家声布于淮海;宋臣北徙,门德胜于河汾。宏材继出,达人间峙。祖父通,隋秀才高第,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大业末,退讲艺于龙门。其卒也,门人谥之曰文中子。闻风睹奥,起予道惟,摧摩三古,开阐八风。始摈落于邹、韩,终激扬于荀、孟。父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阯、六合二县令,为齐州长史。抑惟邦彦,是曰人宗,绝六艺以成能,兼百行而为德。司马谈之晚岁,思弘授史之功;扬子云之暮年,遂起参玄之叹。

  君之生也,含章是讬。神何由降,星辰奇伟之精,明何由出,家国贤才之运。性非外奖,智乃自然。孝本乎未名,人应乎初识。器业之敏,先乎就傅。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朞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居难则易,在塞咸通,于术无所滞,于词无所假。幼有钧衡之略,独负舟航之用。年十有四,时誉斯归。太常伯刘公巡行风俗,见而异之,曰:“此神童也。”因加表荐,对策高第,拜为朝散郎。沛王之初建国也,博选奇士,征为侍读。奉教撰《平台钞略》十篇,书就,赐帛五十疋。先鸣楚馆,孤峙齐宫,乘、忌侧目,应、刘失步。临秀不容,寻反初服。远游江汉,登降岷峨,观精气之会昌,玩灵奇之肹蠁。考文章之迹,征造化之程。神机若助,日新其业,西南洪笔,咸出其词。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所制《九陇县孔子庙堂碑文》,宏伟绝人,稀代为宝,正平之作,不能夺也。咸亨之初,乃参时选,三府交辟,遇疾辞焉。友人陵季友时为虢州司法,盛称弘农药物,乃求补虢州参军。坐免岁余,寻复旧职,弃官沉迹,就养于交阯焉。长卿坐废于时,君山不合于朝,岂无媒也,其惟命乎!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观览旧章,翾翔群艺,随方渗漉,于何不尽?在乎词翰,倍所用心。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狥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薛令公朝右文宗,讬末契而推一变;卢照邻人间才杰,览青规而辍九攻。知音与之矣,知己从之矣。于是鼓舞其心,发泄其用,八弦驰骋于思绪,万代出没于豪端。契将往而必融,防未来而先制。动摇文律,宫商有奔命之劳;沃荡词源,河海无息肩之地。以兹伟鉴,取其雄伯,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有序。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长风一振,众萌自偃,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矫枉过正,文之权也。后进之士,翕然景慕,久倦樊笼,咸思自择。近则面受而心服,远则言发而响应,教之者逾于激电,传之者速于置邮。得其片言,而忽焉高视;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窃形骸者,既昭发于枢机;吸精微者,亦潜附于声律。虽雅才之变例,诚壮思之雄宗也。妙异之徒,别为纵诞,专求怪说,争发大言。乾坤日月张其文,山河鬼神走其思,长句以增其滞,客气以广其灵,已逾江南之风,渐成河朔之制。谬称相述,罕识其源。扣纯粹之精机,未投足而先逝;览奔放之偏节,已滞心而忘返。乃相循于跼步,岂见习于通方。信谲不同,非墨翟之过;重增其放,岂庄周之失。唱高罕属,既知之矣。以文罪我,其可得乎?

  君以为摛藻雕章,研几之余事;知来藏往,探赜之所宗。随时以发,其惟应便,稽古以成,其殆察微。循紫宫于北门,幽求圣律;访玄扈于东洛,响像天人。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周流穷乎八索,变动该乎四营。为之发挥,以成注解。尝因夜梦,有称孔夫子而谓之曰:《易》有太极,子其勉之。寤而循环,思过半矣。于是穷蓍蔡以像告,考爻彖以情言,既乘理而得玄,亦研精而狥道。虞仲翔之尽思,徒见三爻;韩康伯之成功,仅逾两系。君之所注,见光前古,与夫发天地之秘藏,知鬼神之情状者,合其心矣。君又以幽赞神明,非杼轴于人事;经营训导,乃优游于圣作。于是编次《论语》,各以群分,穷源造极,为之古训。仰贯一以知归,希体二而致远,为言式序,大义昭然。文中子之居龙门也,睹隋室之将散,知吾道之未行,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裁成大典,以赞孔门。讨论汉、魏,迄于晋代,删其诏命为百篇以续《书》。甄正乐府,取其雅奥,为三百篇以续《诗》。又自晋太熙元年,至隋开皇九年平陈之岁,褒贬行事,述《元经》以法《春秋》。门人薛收窃慕,同为《元经》之传,未就而殁。君思崇祖德,光宣奥义,续薛氏之遗传,制《诗》《书》之众序,包举艺文,克融前烈。陈群禀太丘之训,时不逮焉;孔伋传司寇之文,彼何功矣。《诗》《书》之序,并冠于篇,《元经》之传,未终其业。命不与我,有涯先谢,春秋二十八,皇唐上元三年秋八月,不改其乐,颜氏斯殂,养空而浮,贾生终逝。呜呼!天道何哉!所注《周易》,穷乎晋卦,又注《黄帝八十一难》,幸就其功,撰合论十篇,见行于代。君平生属文,岁时不倦,缀其存者,纔数百篇。嗟乎促龄,材气未尽,殁而不朽,君子贵焉。兄勔及勮,磊落词韵,铿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弟助及勋,揔括前藻,网罗群思,亦一时之健笔焉。友爱之至,人伦所及,永言存殁,何痛如之!援翰纪文,咸所未忍。盖以投分相期,非弘词说。潸然擥涕,究而序之。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三部盛作,恨不序于生前;七志良书,空撰得于身后。神其不远,道或存焉。

杨炯

杨炯

杨炯(650年-692年),字令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猜您喜欢

残句白头逢国士

苏轼苏轼 〔宋代〕

白头逢国士,青眼酒尊开。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五

孙承恩孙承恩 〔明代〕

习家池上野花开,昔日衣冠今草莱。为问汉江江上月,几见山翁几醉来。

说之有真墨一为仪真贼所焚伏蒙二十二叔特以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黄瓜忌三摘,吾臂医九折。
有如老商胡,何言问折阅。
儿藏迁珪墨,贼火出烈烈。
是时干戈起,髑髅积不血。
宁复有此物,砚北伴白发。
叔父曰赐汝,可忧百如结。
矧此微物者,戏剧论巧拙。
拜吾叔父赐,理乱闻一辙。
再拜叔父贤。世珍视不悄。
百拜叔父意。儿学安得辍。

读金陵俞仲髦荔枝辞戏作五十四韵

宋珏宋珏 〔明代〕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
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
枫亭闽孔道,迎送无停时。
漳泉贵宦多,暑行喜夜驰。
东迎接不及,南送已嫌迟。
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驿庭只四树,树老半枯枝。
每岁贡上官,皆派丞往赍。
岁有熟不熟,上官循旧规。
十万献抚按,百万分三司。
四郡大乡官,例亦有馈遗。
张家赊数担,李家复那移。
封缄青笼内,渡江敢辞危。
伺候烈日中,暍死敢言疲。
门吏急使用,乃得进丹墀。
不然香气变,色味复差池。
小则受棰楚,大则冠袍褫。
上官幸色喜,归见妻孥悲。
张三昨索价,李四又忙追。
门前递骂呼,簪珥典偿伊。
衣衫准子钱,反言伊受亏。
妻孥交口詈,驿丞两耳垂。
荔支有此苦,谁说甜如饴。
公思啖尤物,一事颇燥脾。
莆多荔支园,园丁旧为。
五月六月交,朱实已累累。
贩子未采摘,园丁不暂离。
中搭四柱楼,夜以防偷儿。
园丁卧楼中,两手如悬捶。
珊瑚为我幄,碧玉为我帷。
园林悄无人,惟有凉月窥。
伸手即可摘,摘食复奚疑。
口吮荔支汁,指剥荔支皮。
皮核卸楼下,堆积如城陴。
饱即扪腹卧,恬若陈希夷。
既不费银钱,又无人把持。
清福如此享,神仙亦妒其。
家家亦有园,宋香品最奇。
崔亭与鬯山,霞墩及东陂。
陈紫比毛嫱,江绿匹西施。
年年皆遍尝,题咏壁淋漓。
自署荔仙人,不羡加太师。
无端客钟陵,十载滞归期。
荔熟必入梦,醒来空嗟咨。
无罪坐自囚,无官反自羁。
言梅宁止渴,说饼岂疗饥。
清福不得享,作计无乃痴。
昨为人写生,费墨及胭脂。
今复弄纸笔,挥汗作此诗。
诗以嘲俞公,因之以自嗤。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乐闲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范蠡黄金像,谪仙白玉杯,不若渊明解印归。谁,似他能见机?醺醺醉,免人谈是非。

春闺

粉淡孤鸾镜,梦回双凤台,满院东风花正开。猜,玉奴何处来?阑干外,插花寻玉钗。

梅友元帅席上

粉筝才搊罢,锦笺初展开,小小机关走智儿猜。挨,小桃花下来。堪人爱,翠云簪玉钗。

对菊有作

赵蕃赵蕃 〔宋代〕

草木均是体,顾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卧芝岭。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说终少,籍甚谈箕颍。
得非以人重,后世闻之警。
维菊本甚微,在昔曾莫省。
罗生蓬蒿间,自分托地冷。
一趋骚人国,再堕渊明境。
遂同隐居者,身晦名独耿。
何当园五亩,不凯田二顷。
秋风及春雨,采撷花与颖。
既充天随饥,亦望南阳永。
有志未能摅,对花徒引领。

题方邴鹤琴鹤送秋图

马曰琯马曰琯 〔清代〕

一声鹤唳泬寥天,坐对高空思渺然。试向孤亭弹别调,白云黄叶满山前。

古风一首谢张漕子温惠示诗卷

喻良能喻良能 〔宋代〕

前辈久零落,老成惊创见。
平生耻问津,如今真北面。
胸中五色丝,织此锦绣段。
见之心孔开,照眼光烂烂。
我亦好吟咏,忍饥说刍豢。
辛勤三十年,功效无一线。
偶兹得大嚼,味永不忍宴。
嘉惠讵敢忘,仁风敬扬扇。

送顾小川典籍使代还朝

文嘉文嘉 〔明代〕

星槎八月回,阊阖九天开。暂弭吴门楫,同衔江上杯。

沧洲吾尚困,青琐尔真陪。自怅风尘侣,还怜霄汉才。

清秋枫叶赤,离思杳难裁。既愁津树远,复恨逝波催。

他时相忆处,明月照疏梅。

咏宋时白玉桃杯三首 其三

弘历弘历 〔清代〕

典守中人久弆存,明明考据见江村。荆凡总属云烟幻,笑我无端此缀言。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