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又燕山九日作

范成大 范成大〔宋代〕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作为汉家使节,在这清秋时分带着仪仗,不远万里出使金国。几乎不惜将旧都城走遍,夜半不眠,期望有如大禹之士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坐落在永定河和山海关西北的长亭,太行山上远远望见的青松紫叶,伴着我走过卢沟桥。暮秋时节,身子多病,风霜露水湿透了我的貂裘。
适逢重阳,正宜大醉一场,何必多思忧愁?菊花也为我展开笑颜,哪怕我羞于老去,双鬓已然蒙霜染白。袖中国书离我不过咫尺,眼中却似映出百十座关门河流,狂歌尽后,若有残生,恐怕也是无依无凭,辗转漂浮。只有那封报平安的家书,会随着鸿雁飞回我牵挂的故里归途。

注释
双节:使节出行时的仪仗。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
桑榆:指桑干河(永定河)和榆关(山海关)。
太行:太行山。
岁晚:一年之晚。这里指晚秋。
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天书:南宋至金国的国书。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创作背景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作者奉命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诏书礼仪和索取“陵寝”一事与金国交涉,慷慨抗节,几近被杀,本词写于出使期间。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猜您喜欢

横林遇雨

朱南杰朱南杰 〔宋代〕

雨湿桅竿风飐帆,不禁篷漏滴衣单。
苍头更说无眠处,始信人生行路难。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二首

苏轼苏轼 〔宋代〕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便将径寸同千尺,知有奇功似茯苓。
凭君说与埋轮使,速寄长松作解嘲。
无复青粘和漆叶,枉将钟乳敌仙茅。

偈颂六十八首

释法薰释法薰 〔宋代〕

春光冉冉,春日迟迟。
春风包裹,上下四维。
黄莺声在柳阴西,此意明明说向谁。

赏梅感兴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千树梅花明如月,一天月华皎如雪。
幽人心似梅花清,梅花亦作如是说。
银色世界生梅花,水晶宫中明月华。
醉卧月华嚼梅蕊,满身清影乱交加。
今夕幽人换诗骨,花月即是诗衣钵。
明朝花作雪片飞,花下鹤雏啄苔发。

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黄士奇沿檄送其双亲归闽以诗送之

李昴英李昴英 〔宋代〕

佳哉茂士颇圆机,频到萧斋对尘挥。
官长见知因职业,人生最乐有庭闱。
东山至宝身当惜,伯玉中年力去非。
一事说来真可敬,来装罄矣货金归。

挥手

陆游陆游 〔宋代〕

挥手群玉府,说驾石帆山。
偶与片云出,却随孤鹤还。
松风暮萧瑟,石溜夜淙潺。
阿敏读书处,更添茆一间。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一愁

曹邺曹邺 〔唐代〕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述怀寄刘休休居士

朱希晦朱希晦 〔元代〕

云绕青山水绕溪,隐居滋味只羹藜。春风底事生华发,暮景何须待紫泥。

写罢素书无雁过,唤回清梦有猿啼。长安市上多年少,赐锦纷纷竞斗鸡。

北禅

李处权李处权 〔宋代〕

老屋不知春,余花纷委雪。
中有忘言人,截断天下舌。
我久执情见,终日在谈说。
一笑示全机,春云满城关。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