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冯延巳〔五代〕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忽地吹起,吹的那池塘春水泛起涟漪。在花间小径里无聊地逗引着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放在指尖轻轻揉搓。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
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独:一作“遍”
碧玉搔头:一种碧玉做的簪子。《西京杂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赏析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女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诗歌雅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龄《闺怨公 :“闺雅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鸯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雅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鸯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鸯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雅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 《孔雀东南飞公 :“雅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着鸳鸯徘徊在园雅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古代有以鸭相斗为戏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公:“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阑,颇施小巧。”古代小说《赵飞燕外传公雅也说过:“忆在江都时,阳华李姑畜斗鸭水池上,苦獭啮鸭。”晋代蔡洪、唐代李邕都作有《斗鸭赋公。这里的“斗鸭”有人认为就是看斗鸭,有人认为是看水雅的鸭子嬉戏,实际上是栏杆上的鸯种雕饰。从句式和意境看,理解为雕饰合适。女主人公心绪不佳,独自靠着栏杆站着,头上的簪随便斜插着,快掉下来。勾画出女主人公懒散的心情,《诗经·卫风·伯兮公雅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开元天宝遗事公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从早到晚心雅想到的是心上人儿现在何处?何时才会回到自己身边?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谁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无须过多语言,只这鸯句“举头闻鹊喜”就够了,词如池塘的涟漪,波折不停,最后掀起了鸯个较高的波浪,定住作结,婉转含蓄,耐人寻味,可以说,这鸯句是整篇词的画龙点睛之笔。▲

赏析二

  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

  一开头写景:风忽地吹起,把满池塘的春水都吹皱了。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它意味着:尽管她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心揉碎了。这写得多么细致,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感情,简直是写进人物的下意识领域中去了。

  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哪怕她把斗鸭栏杆处处都倚“遍”,仍然是没精打采。这个“遍”字,把她这种难捱按捺的心情精细地刻画出来。她心事重重地垂着头。由于头垂得太久,以至头上的碧玉搔头也斜斜地下倾。这说明她已捱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喜鹊的叫声。“喜鹊叫,喜事到。”或许心上人真的要来了。她猛然抬起头,愁苦的脸上初次出现了喜悦的表情。作者写到这里,便结束了全词。在一种淡淡的欢乐中闭起幕,像给女主人公留下一线新的希望。但喜鹊报喜难说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连而来的,将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尽管作者把帷幕拉上了,但读者透过这重帷幕,还可以想象出无穷无尽的后景。

  这首词的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也差不多。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也不外个人的恩怨而已。这些都无多大价值。但它那细致、委婉而又简练、生动的描写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的记载,李璟曾责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

简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怀人小词,主要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其之所以烦愁的缘由。全词运用细致生动的描写手法,委婉、简练而又形象地表现了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之景况,从中映射出她的苦闷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词是众多以闺怨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本事不明,创作时间也难以考证。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的记载,李璟曾责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

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猜您喜欢

贲禺曾文卿甫总角能诗能大篆能画赋赠一律

韩日缵韩日缵 〔明代〕

小友吾欣托,仙才尔自殊。虎头痴欲绝,鸟□□能摹。

彩笔花应妒,清姿酒或扶。数人凭荫映,今夕且相娱。

记梦中红碧一联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喜教儿联句,那知是梦中。
天窥波底碧,日抹树梢红。
觉後念何说,意门难强通。
元来一夜雪,明晓散晴空。

谢三提干召饮三首

陈造陈造 〔宋代〕

宾筵笑语杂丝弦,说到山翁更粲然。
衰鬓岂应妆面侧,陈编只合粉袍前。

上元日

刘筠刘筠 〔宋代〕

汉典久传祠太乙,竺坟亦说会夫人。
蟾蜍吐耀祥轮满,菡萏凝华宝檠新。
风转相竽来帝乐,香焚夹道杂车尘。
承平多庆群欢洽,益见严宸奉紫旻。

送灯老住翠山

释宝昙释宝昙 〔宋代〕

我家凌云君蒋城,古佛小大犹弟兄。
我痴如佛君甚武,一日放光来四明。
人皆谓君佛出世,趺坐说法如雷霆。
翠山自古龙象窟,春风十里开林坰。
钟声况近王谢宅,一见为君须眼青。
全提佛祖末后句,无败吾事由叮咛。
扶摇直上九万里,顷刻变化抟青冥。

颂古九十八首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似水煎茶待故人,知音吃了笑忻忻。
茶水本来无一说,扬眉早是自瞒心。

代人上平江徐侍郎五首 其四

曾协曾协 〔宋代〕

巍峨冠冕耸精神,好傍轩墀对紫宸。一德拟推黄帝筴,纪年还数绛人旬。

悬知紫诏驰三节,肯使朱轓驻两轮。闻说邦人称寿处,香云低覆玉嶙峋。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乐闲

百年浑似醉,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范蠡黄金像,谪仙白玉杯,不若渊明解印归。谁,似他能见机?醺醺醉,免人谈是非。

春闺

粉淡孤鸾镜,梦回双凤台,满院东风花正开。猜,玉奴何处来?阑干外,插花寻玉钗。

梅友元帅席上

粉筝才搊罢,锦笺初展开,小小机关走智儿猜。挨,小桃花下来。堪人爱,翠云簪玉钗。

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

戴表元戴表元 〔宋代〕

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堪笑

方岳方岳 〔宋代〕

堪笑山阳汉鼎移,智如文若岂难知。
定嫌佐命居人后,略一昌言死亦痴。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