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羽客吹笙何处去,黄花古路薜萝间。寥寥鸡犬云中室,渺渺烟霞海上山。
白鹤夜归经欲尽,黄粱秋熟梦初还。尘生未免缘浮累,几度逢师每厚颜。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墨工张公明
杨万里 〔宋代〕
栟楮江滨,芙蓉一株发红白二色二首
看花曲
戴表元 〔宋代〕
素梅 二七
王冕 〔元代〕
于飞乐·休休得也
宇文元质 〔宋代〕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理实见分第五
释印肃 〔宋代〕
急雨
陆游 〔宋代〕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 〔宋代〕
偈颂十七首 其八
释智愚 〔宋代〕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二
何南凤 〔明代〕
峰顶有乔松,对之知上达。蓊葱竹万竿,散作青山发。
云深石不枯,石润泉常活。晓暮听泉声,悠哉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