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京秋·烟水阔

周密 周密〔宋代〕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碪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临安独自为客,又看到了西风,带有寒意的月羽红色的枫叶让秋天显得愈加凄凉,于是写下夹钟羽一阕。
轻烟笼罩,湖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长满青苔的石砧上传来阵阵捣衣声,井旁飘满玉叶。立于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以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以花似雪。我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羽哀痛,台阶下的蟋蟀仿佛在替我低声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长长的相思之歌,竟把玉壶敲缺。所剩无几的莲叶如被遗弃的翠扇,凋谢的荷花已褪去红衣,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悲咽的箫声,是谁身披着一层淡月,凭倚着西楼侧耳倾架。

注释
长安:此处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夹钟羽一解:夹钟羽,一种律调。一解,一阙。
晚蜩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蜩,蝉。
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玉满枯黄的桐叶。银床,井上辘轳架。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玉井桐。”
凉花:指菊花、以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以花。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秋雪:指以花,即所采之凉花。
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吟商:吟咏秋天。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红衣句: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苹洲渔笛谱》。▲

赏析一

  《玉京秋》为周密自度曲,词咏调名本意。音韵谐美,别具声情,值得治词乐者重视。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知秋之为秋者,莫若游子羁客。刘禹锡《秋风引》所云:“何处秋风至……孤客最先闻。”亦同此意。玉京,长安,并指首都临安。词人独客杭州,西风又至,心绪黯然,遂琢此词,以写其悒郁之怀。

  上片以景起意。“烟水阔”三字,起得高健。将一派水天空阔、苍茫无际的寥廓景象,尽收笔底,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广阔的背景。接下“高林”、“晚蜩”二句,一写目见,一写耳闻。寓情于景,境殊依黯。“弄”字是拟人的笔法,将落日的余晖依偎着树梢缓缓西沉之情态,表现得十分生动。好像是在哀伤白昼的隐没和依恋这逝水的年华似的。物与我,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就这样交融在一起了。草窗词工于炼字,即此可见一端了。“蜩”即蝉。寒蝉凄切,哀音似诉,与烟水残阳相映衬,便觉秋意满纸、秋声欲活了。

  “碧砧度韵,银床飘叶”,意工句稳,是声色兼胜之笔。砧,指捣衣之石。因其漂没绿水之中,故冠以“碧”字美称之。因物赋形,便觉新而不怪。“度韵”,指有节奏的捣衣声响,荡漾水际,富有韵律的美感。“银床”,白石砌成的井栏。“银”谓石之白,与碧砧相对,用字殊炼,刷色尤为韶蒨。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俨然一幅秋宵觅句图画。衣湿、露冷,言伫立之久。秋雪,芦花也,即所采之凉花。湿、冷、凉诸字,皆写人之感受,复笔描摹,愈见心绪之凄苦。以上种种描写,只在烘托环境。“叹轻别”以下三句,才点出心事。却又轻叩即止,不作更多的剖露。用笔吞吐,欲落不落,正是婉约派词人家数。“砌蛩”,指蟋蟀,鸣于秋间,其音凄切,能动客子之乡思。草窗用在歇拍处,上承“幽事”,不必说明,意已反透。

  过片“客思吟商还怯”,紧承“砌蛩”,是将词人的乡思与秋虫的清吟打并一起的手法。“怯”字很有力度。“不意道苦辛,客子常畏人”。(韦应物《鹧鸪诗》)此其所以“怯”欤?“怨歌长,琼壶暗缺”二句进一步抒写恨情。“怨歌”,相思之歌也,仍从虫声引出。梁简文《筝赋》:“奏相思而不见,吟夜月而怨歌。”为其所本。周邦彦《浪淘沙慢》:“怨歌永、琼壶敲尽缺。”用写别情。唾壶击缺,本王敦事。敦咏“老骥伏枥”以铁如意击节而唾壶尽缺。草窗融化而出之,换一“暗”字,便有翻新之妙。陈廷焯所言:一‘暗’字,其恨在骨。”是也。“翠扇”、“红衣”宕开一层,转写外景。许浑《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诗》:“烟开翠扇清风晓,水乏红衣白露秋。”写盛开之秋荷。此处则“恩疏”、“香褪”,写败残的莲花。入耳之秋虫,尽成怨曲;入目之秋花,并作愁容,这凄凉况味的确是够折磨人的了。“翻成消歇”者,兼此二者而言,是并上述唧唧之秋虫与枯荷败叶也都荡涤一尽。这是深秋的光景了,其搅动人的乡愁也愈益浓重。“玉骨”二句,托体甚高。谭献云:“南渡词境高处,往往出于清真。‘玉骨’二句,髀肉之叹。”(《潭评词辨》)“髀肉复生”,是刘备慨叹岁月蹉跎、功业不立之言,语出《三国志》。草窗用此,意涉多重:“玉骨瘦来无一把”李商隐《赠四同舍诗》),用指体瘦。而“闲却”云云,则是功名未立之叹。而托辞微婉,寄兴遥深,此其所以为高。结拍二句“楚箫咽,谁寄西楼淡月”,是以远处的箫声,来唤醒词人的沉思,来衬托游子的孤寂。是谁在西楼的淡月中,吹奏呜咽的洞箫呢?以动映静,益增凄然之感。不唯切合题面,尤有兴象空灵,风致超诣之妙。陈廷焯云:“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推许备至,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赏析二

  词的上片写景,由远至近。首句“烟水阔”,从远大处以笔,视野开扩,展现出辽阔苍茫的天景色。

  “高林”以下四句,景物渐渐拉近,仰观俯视,颇有声色。夕阳西下,高树摇风,一个“弄”字,气势全出。树上的哀蝉,已是“病翼经秋”,伤声凄切婉转。

  捣衣石著一“碧”字,青苔绿水,都在眼中,石井栏称为“银床”,极见洁净清朗,耳闻度韵,目见“飘叶”。这四句,色彩冷淡,声响凄清,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湖天秋暮图。在这背景下,“衣湿”二句才出现了感怀秋伤的人。桐阴久立,寒露沾衣,时已由暮入夜,不由得词人心绪翻滚。“采凉写,时赋秋雪”,颇似方岳的“黯西风,吹老满汀新雪”(《齐天乐》)。

  张炎的“折芦写赠远,零以一身秋”,命意相近,却更为精微。向来诗词里一见到芦写,自然就联想到《诗经》中所言的“秋水伊人”。这就自然地引入了别恨。“叹轻别”,追悔畴昔的离别,慨叹现时的相见无期。阶下蟋蟀泣诉低呜,仿佛替人传出满怀的幽怨。

  以下紧接别恨作进一步的倾诉。“客思”二句,极写胸怀郁结人状,秋声商调凄楚徘徊,以至不能自胜,反复吟唱中不觉敲缺了唾壶,足见心中人愁苦。

  “怨歌长、琼壶暗缺”。语出清真《浪淘沙》“怨歌永,琼壶敲尽缺”,而沉痛过人。“翠扇”三句,描写残荷凋零景象,写出秋思人深沉悠长。恩疏、香褪、消歇,渐进的过程是渐淡渐远,“翻成消歇”乃出于意料人外,而这么三句,也就可知他追忆往事人多,时间人长,情意执着真切,以至于无法排解,挥人不去。“玉骨西风”,俊爽高洁,自是一片清境,而所怀人人不能与人共感秋思,真是莫大的遗恨。这与李太白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同一神理。写到此处,读者似觉言语道尽,该是弦绝响歇了,可是,笔锋突转,“楚箫咽”,箫声幽咽,袅袅飘来,更使愁绪为织无以排解。是谁在幽淡的月光下,倚着西楼吹奏呢?结尾即景,以问作结,令人回味不已,颇有余音绕梁人感。

  全首结构严密,井然有序,语言精炼,着笔清雅,确为千锤百炼人作。感秋怀人的客愁别恨,不滞实事,亦不直言,而是凭借最具特征的事物的描写,逐层烘染,委委道出。读者在体会蝉声、蛩声、砧声、箫声中、浮想联翩,情绪随人起伏,不由得感到了作者秋思的悠长缠绵,不禁要与人一道感慨嗟嘘了。 ▲

简评

  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作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长、琼壶敲缺”句又不仅限于寄托离愁别恨,也隐含着长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叹。结尾画出侧耳细听远处萧声悲咽,举头凝望朦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独形象,凄寂情状不言自见。整首词语言清丽精工,风格高秀婉雅。

周密

周密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猜您喜欢

赋跛鳖先生赵万宗 其二

傅崧卿傅崧卿 〔宋代〕

鹤书东召竟牢辞,一去辞鲸世莫追。会有丹青遗像在,谁将配食季真祠。

【仙吕】一半儿 病酒

徐再思徐再思 〔元代〕

昨宵中酒懒扶头,今日看花惟袖手,害酒愁花人问羞。病根由,一半儿因花
一半儿酒。 落花
  河阳香散唤提壶,金谷魂消啼鹧鸪,隋苑春归闻杜宇。片红无,一半儿狂风
一半儿雨。 春情
  眉传雨恨母先疑,眼送云情人早知,口散风声谁唤起。这别离,一半儿因咱
一半儿你。

锡九龄锡九龄 〔宋代〕

不会季鹰当日意,归来只说为鲈莼。

送僧归护国寺

吕夷简吕夷简 〔宋代〕

赤城千仞耸霞标,闻说精蓝近石桥。
久向天厨分净供,忽游人落赴嘉招。
逾年华馆留禅榻,几宿轻航兀夜潮。
深愧山阴许都讲,肯随支遁出尘嚣。

西江月·几萼红搀桃径

佚名佚名 〔宋代〕

几萼红搀桃径,双茎翠舞蓂阶。小春霏霭瑞蓬莱。寿旦称觞青在。牛斗辉腾气概,风云壮入襟怀。年年鹤发笑颜开。西爽亭前戏彩。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廉范

林同林同 〔宋代〕

亲丧徒步负,万里历岷峨。
何事今人说,惟知襦袴歌。
拼音

上刘侍中

杨巨源杨巨源 〔唐代〕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道协陶钧力,恩回日月光。
一言弘社稷,九命备珪璋。
政洽军逾肃,仁敷物已康。
朱门重棨戟,丹诏半缣缃。
位总云龙野,师临涿鹿乡。
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
深入平夷落,横行辟汉疆。
功垂贞石远,名映色丝香。
断碛瞻貔武,临池识凤凰。
舞腰凝绮榭,歌响拂雕梁。
杯净传鹦鹉,裘鲜照鹔鹴。
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
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珠影含空彻,琼枝映座芳。
王浑知武子,陈寔奖元方。
富贵春无限,欢娱夜未央。
管弦随玉帐,尊俎奉金章。
俗理宁因劝,边城讵假防。
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
分野邻孤岛,京坻溢万厢。
曙华分碣石,秋色入衡阳。
城远迷玄兔,川明辩白狼。
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
堤拥红蕖艳,桥分翠柳行。
轩车纷自至,亭馆郁相当。
珍簟回烦暑,层轩引早凉。
听琴知思静,说剑觉神扬。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鼓鼙喧北里,珪玉映东床。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
官微思假路,战胜忝升堂。
欲奋三年翼,频回一夕肠。
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海内栽桃李,天涯荷稻粱。
升沈门下意,谁道在苍苍。

送赵阜主簿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罢税无兼局,萧然古廨寒。
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
力薄难推毂,身轻易起单。
竹林逢大阮,试为问平安。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三

汪元量汪元量 〔宋代〕

金陵昨夜有降书,更说扬州一战输。
淮北淮南清未了,又添军马下东吴。

送叶制参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闻说秋防急,安危寄阃臣。
无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毡帽环吾境,纶巾赖此人。
晋朝陶庾辈,岂必靠江神。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