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邓廷桢 邓廷桢〔清代〕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线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关河都被梨花般的雪冻住了,仍然尝试着驾驭骏马冲破严寒。怀想起如梦的往事,倾听着黄梅细雨,困倦地倚靠在高栏上,披着鹤氅重游故地。那惹人怜爱的烟水萦绕处一片朦胧,看不分明。估摸着当有绵延万里的夔州、巫峡,两相对峙金山、焦山,究竟要向谁去倾诉这苍茫的意绪呢?
却又回忆起汉武帝射蛟台的往事。当年,无数弓刀闪耀着寒光,浩荡的船队绵延至天际。到如今,只剩下了凄迷的渔艇,模糊的雁队。我辈复登临,只见荒芜的山送来了昏暗的暮色,远处的江延续着醉人的风光。且折梅花归去吧,遥望见城西驿使迎接我的火炬,火光映照着雪花,便如同片片碎玉一般。

注释
大观亭:今江苏扬州瓜洲镇镇南城上的大观楼。
连线骑:古代名马“连线骢”,因其毛色深浅斑驳而称,此处为押韵而改,即指骏马。
思量:思索。
危阑:高处的栏杆。
氅:用羽毛做的外衣。
夔巫:夔州、巫峡。
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创作背景

  公元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邓廷桢因曾随林则徐参与虎门销烟,被诬削职,次年远戍伊犁。从词人在长江下游追忆自己昔年禁烟抗英壮举的叙述来看,此首词应创作于他被革职之后,流放伊犁之前。

鉴赏

  本词开篇切题,由雪而起。关山河川,冰封万里,耸起的林木如同梨树白花满枝。“梨云”即梨花云,语出《墨庄漫录》中所引唐代诗人王建《梦看梨花云歌》中“薄薄落落雾不分,梦中唤作梨花云”一句,原指梦中恍惚所见如云似雪的缤纷梨花,后世文人常用以摹状雪景。“连线骑”即古代名马“连线骢”,因其毛色深浅斑驳而称,此处为押韵而改,即指骏马。词人冒雪“冲寒”跨马驰骋,迸发出胸中一腔难以抑制的不平之气。此番登上大观亭,原为旧地重游。初到此地时,正值黄梅时节,词人凭倚高栏,耳中所闻,惟有一片雨声,令人困倦。如今重到此地,雾霭迷蒙,烟水障目,依然无法使词人敞开胸怀。随后深入一笔:“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谁说与”即“与谁说”。整句的意思是:从远处长江中游的夔门、巫峡到近处长江下游的金山、焦山,神州江山,腹地受侵,而词人心中的忧思和迷茫无人可诉。“算”字意谓反复、费神地寻思。写出了词人找不到知音、得不到理解的悲哀和痛苦。其实这又何尝不是词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怨责?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蛟台”在今广东虎门附近;“舳舻”是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队。词人追忆自己当年与林则徐在虎门协力禁烟,多次率领舰队抗击英国侵略者。“耀弓刀,舳舻天际”便是描绘当时的战斗场景。着一“耀”字,表现出中华正义之师的威风与豪气,也明白地道出作为主要指挥者之一的邓廷桢以此壮举为骄傲的光荣感。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往事,如今眼前只剩下江上迷离的渔船和天边模糊的雁群,因为词人已被革职,已经远离了前线,不能再横枪勒马,为国效力。此刻他只能站在大观亭上,凝望残山,送别黄昏,只能望着远处江水东逝,借酒浇愁。

  词人怀着满腔热情,却是报国无门,这使他深感困惑,而这也正是近代中国的悲哀。即使词人放弃追求,别人也会理解他的这种选择,因为他已无法再积极作为。但词人不愿就此度过余生,他依然怀着自己不渝的情操,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品格。词以踏雪折梅作结,即向世人表明这样的夙愿,从而使整篇词意得以进一步升华。▲

邓廷桢

邓廷桢

邓廷桢(1776-1846),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祥室老人、刚木老人。汉族,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清代官吏,民族英雄。嘉庆六年进士,工书法、擅诗文、授编修,官至云贵、闽浙、两江总督,与林则徐协力查禁鸦片,击退英舰挑衅。后调闽浙,坐在粤办理不善事戍伊犁。释还,迁至陕西巡抚。有《石砚斋诗抄》等多部著作传世。江苏南京市有“邓廷桢墓”可供瞻仰、凭吊。 

猜您喜欢

寄题天台王主簿约牖

宋伯仁宋伯仁 〔宋代〕

世道巘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
数棂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
山入酒卮青耿耿,风摇槐影绿愔愔。
坎爻六四君休说,笑拍阑干月满襟。

华阳先生登楼不复下赠呈诗

沈约沈约 〔南北朝〕

侧闻上士说。
尺木乃腾霄。
云骈不展地。
仙居多丽樵。
卧待三芝秀。
坐对百神朝。
衔书必青鸟。
佳祜信龙镳。
非止灵桃实。
方见大椿凋。

同曹泰宇赋宝化凤花二首

戴表元戴表元 〔宋代〕

花开难得年年看,住近须还日日来。
古壁危阑自颜色,不烦高筑凤皇台。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十七

释道冲释道冲 〔宋代〕

坐断十方国土,天上天下独尊底,一步也行不得。

口吞三世诸佛,世出世间俱透底,一句也说不得。

堪与衲僧为轨则。普化何似一头驴,临济未是白拈贼。

鹧鸪天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短发如霜久已拚。无冠可挂更须弹。初闻古寺多伥鬼,又说层冰有热官。

闲处坐,静中看。时情天意酒杯干。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夜西风一夜寒。

鲁女观

黄甲黄甲 〔宋代〕

见说当年鲁女冠,长年向此铒金丹。
一朝羽化无人识,野鹤孤猿绕紫坛。

品令·一阳生暖

佚名佚名 〔宋代〕

一阳生暖。见庾岭、梅初绽。琼枝玉树,浑如傅粉,寿阳妆面。疏影横斜,隐隐月溪清浅。前村雪里,向雪里、真难辨。倩谁说与,高楼人道,休吹羌管。且与从容,来岁和羹未晚。

古意送张学谕尹献县三首 其三

孙绪孙绪 〔明代〕

迢迢瀛海路,皑皑燕山雪。顽云夜不开,青灯寒自灭。

天低风力劲,布被冷如铁。晨起策羸马,遥望古城闑。

岂不念荼苦,所愧负先哲。前溪斫水渡,下见水澄澈。

心怀庙堂忧,孤囊正愁绝。

十月十八日闻雁

舒岳祥舒岳祥 〔宋代〕

一声空杳分千响,万里荒凉月正明。
共说江南旧来处,还思沙漠远行程。
如哀如怨知何事,相应相呼出有情。
惊起芦花不成梦,江城应是报严更。

游練湖题甘露庄壁

汤模汤模 〔宋代〕

极目湖光裹,招提万顷田。
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
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
烦师沦春茗,为说小乘禅。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