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侯嬴一同大口吃肉,大碗饮酒。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甘心像扬雄一样,在阁中伏案,终其白首只为了写一部《太玄经》?
注释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迅疾的样子。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
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三杯”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太玄经: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侠客行》这首古风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李白在诗中是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
前八句描绘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侠客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像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接着十二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
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此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侠客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事风格;诗人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们的骨气与勇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侠客的倾慕和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他的侠义心肠和豪情壮志也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云游难,云游难,万里水烟四海宽。说著这般滋味苦,教人怎不鼻头酸。
初别家山辞骨肉,腰下有钱三百足。思量寻师访道难,今夜不知何处宿。
不觉行行三两程,人言此地是漳城。身上衣裳典卖尽,路上何曾见一人。
初到孤村宿孤馆,鸟啼花落千林晚。明朝早膳又起行,只有随身一柄伞。
渐渐来来兴化军,风雨萧萧欲送春。惟一空自赤毵珉,囊中尚有三两文。
行得艰辛脚无力,满身瘙痒都生虱。茫然到此赤条条,思欲归乡归未得。
争奈旬馀守肚饥,埋名隐姓有谁知。来到罗源兴福寺,遂乃捐身作仆儿。
初作仆时未半月,复与僧主时作别。火云飞上支提峰,路上石头如火热。
炎炎畏日正烧空,不堪赤脚走途中。一块肉山流出水,岂曾有扇可摇风。
且喜过除三伏暑,踪迹于今复剑浦。真个彻骨彻髓贫,荒郊一夜梧桐雨。
黄昏四顾泪珠流,无笠无蓑愁不愁。偎傍茆檐待天晓,村翁不许住檐头。
闻说建宁人好善,特来此地求衣饭。耳边但闻惭愧声,阿谁可具慈悲眼。
忆著从前富贵时,低头看鼻皱双眉。家家门首空舒手,那有一人怜乞儿。
福建出来到龙虎,上清宫中谒宫主。未相识前求挂搭,知堂嫌我身褴缕。
恰似先来到武夷,黄冠道士叱骂时。些儿馊饭冷熟水,道我孤寒玷辱伊。
江之东西湖南北,浙之左右接西蜀。广闽淮海数万里,千山万水空碌碌。
云游不觉已多年,道友笑我何风颠。旧游经复再去来,大事忽忽莫怨天。
我生果有神仙分,前程有人可师问。于今历练已颟顸,胸中不著一点闷。
记得兵火起淮西,凄凉数里皆横尸。幸而天与残生活,受此饥渴不堪悲。
记得武林天大雪,衣衫破碎风刮骨。何况身中精气全,犹自冻得皮迸血。
又思古庙风雨时,香炉无火纸钱飞。神号鬼哭天惨惨,露冷云寒猿夜啼。
又思草里卧严霜,月照苍苔落叶黄。未得些儿真受用,如何禁得不凄凉。
偶然一日天开眼,陈泥丸公知我懒。癸丑中秋野外晴,独坐松阴说长短。
元来家里有真金,前日辛勤枉用心。即得长生留命诀,结茆静坐白云深。
炼就金丹亦容易,或在山中或在市。等闲作此云游歌,恐人不识云游意。
明月皎三五,况复中秋时。清晖岂不满,望望祗益悲。
忆昔忝朝趋,亲承白发娱。休浣时乘暇,欢宴日相煦。
归散紫宸朝,鸣玉步逍遥。譬乌本恋私,何言寄迢迢。
佳节一以临,忻承旅寓心。称觞拜且舞,起坐弹鸣琴。
及釜方在此,樽罍复能绮。圆方且珍羞,水陆充遐迩。
嗟吾薄祜躬,五福本无同。惠时良不偶,孔燕谁能终。
异物感弱孙,沉痛为销魂。大运一陵替,万事兹掌翻。
嗟吾天所伐,吾罪甘陨越。白发遂见夺,含贝一何忽。
孤儿号欲绝,五内崩以裂。从此饰归輤,血继声幽咽。
间关指敝屋,二九达东服。生行见榇还,惨恻动邦族。
孤儿苦欲死,呕血将难已。恭承哲人意,黾勉兹伊始。
墓门何萧萧,剖髓诀今朝。归体托穷泉,恸绝不可招。
自昔入承明,庶几振金声。方舄终越吟,拟翰祗莼情。
投簪三上书,微尚不自如。岩岩东曹间,维絷心何疏。
颇闻古人志,微禄忻从事。宁知为所婴,岁暮及颠踬。
颠踬兹云极,白日忽西匿。独览泣吾非,酷痛摧中臆。
倚庐日月迁,寥廓奉几筵。荐禫时方燠,忽忽吟寒蝉。
踯䠱下中堂,椎心诉穹苍。白露沾我衣,惊风飘我裳。
衰草咽秋虫,清野号孤鸿。俯仰窃自怜,积恨安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