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作者《袁中道》的诗文
拼音 注释 译文

游岳阳楼记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三朝元老帝长城,胸贮雄边百万兵。太尉领军陪汉相,上公分陕护周京。

卿云不散投戈色,夜雨犹闻洗甲声。白袷青编无一事,萧然还是旧书生。

小竹林赠别傅叔睿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鹿床深处且从容,吾子风流不易逢。
张绪通身如嫩柳,谢郎五字似芙蓉。
月来池上花光净,雨过园林竹露浓。
若使前生非大士,如何一见问空宗。

入村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出郭方知雾,登舟始辨风。
水生虾眼赤,霞过雁翎红。
浣渚喧游女,芦洲息钓翁。
人家苍翠里,鲜艳一枝枫。

入村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好似催耕鸟,逢时一度来。
烦心随水息,睡眼得松开。
古屋深黄叶,闲窗照紫苔。
今年春色晚,池上未舒梅。

初秋三首 其一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微凉宿阴林,顿觉烦暑退。登台对清池,过萤停鹤背。

静夜发啸歌,邻犬数声吠。

感怀诗五首 其四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昔时旧酒人,倾尊定酒帅。一吸百余盏,酒徒皆罗拜。

是夜月如昼,大堤共于迈。狂歌若奔雷,长江吼滂湃。

居民不得眠,亲党皆嗔怪。精悍在面颜,零落旧坛会。

回首忆当年,咋指以自戒。

郢中游春曲二首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病中漫兴八首 其四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艳陨芳销春又秋,雁王鹿女共夷犹。偶穿竹叶烟中径,自坐梅花水上楼。

冷石烟汀鸥鸟梦,金题玉躞蠹鱼游。亦从药裹关心后,闲却湖边小钓舟。

初秋三首 其三

袁中道袁中道 〔明代〕

水气抱柴扉,林阴夜凛冽。风至如有人,芭蕉一声裂。

暗暗梅花廊,残月如凝雪。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