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溯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作者《晁公溯》的诗文

示中岩长老子文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我为应真来,欲结无生缘。
不食中岩饭,但酌中岩泉。
莫言一杯水,实具五味禅。
请师问应真,此语然不然。

诏除虚额钱计庭遣简州通判王和叟再至谓考实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天王念远民,哀此西南隅。
主者按其籍,取之尽锱铢。
扫地皆赤立,名独存版图。
竭泽傥未已,来年恐无鱼。
归诏甚宽大,宿负当蠲除。
主者惨不乐,何以充挽输。
刺史讵可信,殆将有为无。
遣官视故府,姑往考簿书。
簿书亦难凭,缘绝或欺予。
不如持明诏,却还桑大夫。
跋涉君徒劳,两驾泥轼车。
所幸得一欢,莫辞留斯须。
今晨属挑菜,啗我园中蔬。
蔬食君莫笑,郡县诚空虚。

郡人请开旧江口因往视之而作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大江何时来,齧我千步堤。
居人念水至,前年拆鸡栖。
浸淫势未已,老圃忧夏畦。
青青五亩蔬,素沙黄卷泥。
一朝失此利,岂饱盐与荠。
纷然向我言,有叟其齿齯。
使君幸静听,众论信可稽。
去城今几许,坐视埤堄低。
愿移象鼻东,复泻蟇颐西。
汇为沸白潭,不入流丹溪。
焉敢费使君,畚插各自携。
兹事盖体大,更当访扶犁。
晨兴聊出郊,浮云渰凄凄。
徐行见开塞,指点了不迷。
得使负郭民,朝涉无过脐。
肯辞他日劳,远及江玻瓈。

中岩十八咏·瀑布泉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溅沫响空谷,分流清法筵。
元因卓锡地,今为洗钵泉。

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旄头光垂北风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华清晓巡朔方,咸阳宫殿生荆杞。
胡儿解鞍留汉土,凝碧池头日歌舞。
一朝忽弃洪河南,来归舆图丞相府。
当初乱离谁料此,南北中分指淮水。
天暌地隔十五年,不知中原复何似。
至今兵罢关泥开,始有北客中原来。
历言王侯故第宅,瓦砾半在高台摧。
最怜长杨与宣曲,树木荒凉迷御宿。
上林苑废花自开,辇路春回草还绿。
宫中千门万户空,兽扉凝尘生网虫。
遗民相对向天泣,耳冷不闻长乐钟。
外城白尽无人行,当道往往狐狸鸣。
天阴日暮闻鬼哭,万家经乱今一存。
呜呼上帝白玉京,繁华扫地令人惊。
此生复识太平象,不及百年终未能。
世人宁有金石坚,定恐不见全盛年。
出门恍惚忘南北,故国何在山连天。
岂意扬雄一区宅,城破萧条尚如昔。
闭门风雨长蓬蒿,榱桷多年亦倾侧。
户牖尚带沙场尘,小儿犹学胡笳声。
四邻半已易新主,存者无复当时人。
城北凄凉九原路,往往停车不忍去。
幸无樵牧犯松柏,那有鲜卑护置墓。
春风冢木生苍烟,北望拜泣还欣然。
向来艰难谁得免,独我获此真天怜。
君不见开成相国玉杯第,甘露变兴巢亦毁。
又不见骊山筑坟葬祖龙,牧儿盗入焚其中。
儒生虑远无后忧,生居敝庐死山丘。
五世相传盖有道,中无所欲人何求。
迩来天涯倦为客,角巾行卜东归日。
里中耆旧今已无,忍听邻人更吹笛。

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
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
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
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
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
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
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
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
句法传丛林,五言如汤休。

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衰年临沧江,华发羞照映。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煖,况望有屋润。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园中二首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眇眇周垣总路平,森森夏木已阴成。
却疑身在华轩上,翠幄中间曳杖行。

恭南道中有感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西风夜惊林,木叶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黄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开,忽已暗烟雾。
霭霭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昏霾天际山,暝入云间树。
跳波乱沸白,行旅皆断渡。
况复悲远行,扶疾在道路。
严程不可缓,端为斗米误。
有田傥可归,破甑谁复顾。

中岩十八咏·玉泉亭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徘徊立泉上,谁敢酌寒清。
莫解金凿落,且听玉琮琤。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