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生平

5岁能诗,“始入小学”。
6岁“通声韵,工属对”
10岁作《武侯论》。曾就学于黄宗羲,研究经学,对《周易》尤有心得。
19岁“读书于武林吴山,从慈溪叶伯寅先生学”,
20岁补诸生,出门远游,遍历云贵、华中、华北、东南各地,写出大量诗作,名噪一时。曾在纳兰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
23岁应童子试
康熙二十八年(1689),牵涉洪升《长生殿》的国恤张乐事件,遭革职,驱逐回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号查田,籍贯改作钱塘。
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举人。
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东巡,因大学士陈廷敬等推荐,诏随入都,入直南书房。
康熙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出身,特授翰林院编修,后充武英殿总裁纂述。曾3次随驾巡游塞外,岁时风土,悉记以诗。得帝器重,亲书“敬业堂”额以赐。
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人称初白先生。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犯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世宗知其端谨,特许其父子返回田里。
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其长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进士,时称“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文学成就

  査慎行受经史于著名学者黄宗羲,受诗法于桐城诗人钱澄之;又与朱彝尊为中表兄弟,得其奖誉,声名早著。入朝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又饱览各地风光。其论诗以为“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查为仁《莲坡诗话》。他以“空灵”创新为尚。得力于陆游很深;著《补注东坡编年诗》50卷,受苏轼的影响亦大。其诗工于刻画锻炼,又多采用白描手法。袁枚《论诗绝句》称其诗“一味白描神活现,画中谁似李龙眠”。拟之以北宋画家李公麟。清初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作者。对诗坛影响极大。赵翼《瓯北诗话》认为:“梅村(吴伟业)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

  查慎行诗多纪游吊古之作,又多作组诗。古体如《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石钟山》、《五老峰观海绵歌》;近体组诗如《金陵杂咏二十首》、《荆州杂诗六首》、《邯郸怀古三首》、《汴梁杂诗八首》、《建溪□歌词十二章》、《桂江舟行口号十首》等,都颇著名。反映民间疾苦的篇章则不多,只有《秦邮道中即目》、《芜湖关》,《白杨堤晚泊》、《芦洲行》、《悯农诗》、《赈饥谣》等诗,写及了这方面内容。

  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 6卷,另有《词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绝少,《敬业堂文集》3卷,《别集》1卷,共100余篇,子孙搜访汇编而成。金庸小说《鹿鼎记》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 ▲

藏书之家

  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岁时退居里中,贮书万卷,坐卧其中。卒之日,惟手勘万卷书。家有“得树楼”,藏书甚富。管庭芬《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跋》称其“国初吾邑东 南藏书家,首推道古楼马氏,得树楼查氏,盖两家插架多宋刻元抄,而于甲乙两部积有异本,其珍守已逾数世,不仅为充栋计也”。查氏兄弟均有藏书之好,查慎行家有“得树楼”,藏书甚富;次查嗣僳,筑“查浦书屋”藏书;季查嗣庭(1664~1727)字润木,有“双遂堂”藏书。后查嗣庭以文字狱戮尸,亲族子弟,均受株连,慎行以年老放归,三弟则遗留关西,藏书散失无存。所藏书钤有“查氏初白”、“南书房史官”、“希古”、“得树楼藏书”、“海宁查慎行字夏重又字悔余”、“初白庵主人”等印。至乾隆时,孙查岐昌仍以得树楼命藏书之所。藏书散佚后,吴骞曾得其残帙数种。著有《得树楼杂抄》、《经史正伪》、《随猎日记》、《周易玩辞集解》、《苏诗补注》、《黔中风土记》、《人海记》、《敬业堂诗集》等。 ▲

时代背景

  清兵入关以后,江南一带士人抗清斗争前仆后继。至查慎行成年时代,清建国之初的那种反满复明的斗争已先后被扑灭或压制,除西南、西北边隅以外,大规模公开的反清斗争已成过去,清政权已相当稳固,政局已趋于平稳。康熙等一方面继续实施高压政策,残酷镇压汉族的零星反抗,大兴文字狱压制汉族士人;一方面则大事“稽古右文”,以怀柔手段笼络人心,特别是笼络汉族士人。这种双管齐下的政策,对当时士人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政治上,查慎行之辈已不同于明末清初民族意识十分强烈的老一辈士人,大多已在政治上采取积极参与的态度,他们谋求仕途,欲以此实现人生追求。

  当时湖州庄氏史案的广事株连虽也曾震动一时,但它给查慎行们的更大影响,只是造成他们对政治的恐惧感,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小心翼翼地为人。所以,在查慎行等人的诗稿中,明末清初顾炎武式强烈的民族感情已逐渐少见。对查慎行这一代诗人诗歌思想成就的评价,似乎不必再拘泥于他们对亡明的态度而滞留在满汉问题上做文章了。对查慎行这一代诗人的诗作,似可转换视角,把着眼点落到他们反映当时现实和指陈时事的态度与深度上来。查慎行的诗,在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方面,与清初诗人多有异处,这一特点当引起我们注意。▲

作者《查慎行》的诗文

寒夜次潘岷原韵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班师行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旷荡余空城,犬无夜吠鸡不鸣,将军奉诏初拔营。

几姓分旗遍行赏,同时帐下添厮养。何取边头户口繁,十年生聚滋奸党。

白头翁媪啼且僵,弃掷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沟壑,骨肉满眼纷飘扬。

红颜如花扶上马,坡高惊堕珊瑚把。儿郎新嫁羽林军,山下人逢执鞭者。

近前一队飞尘起,中有伤心泪偷洒。朝家本意重开边,剧贼初平近十年。

尔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复祈哀怜。即如滇城围,七月未能下。

戍卒垒频高,书生箸谁借。君不见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肤公。

参军夸谋士夸勇,逢时多少称英雄。绿旗只合就裁汰,那许尺寸贪天功。

从此归成垂白叟,卖刀买犊安农亩。犹及生儿际太平,家家相贺持羊酒。

注释 译文

晓过赵北口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十里风埃过鄚州,忽开双眼见清流。
绿杨影里平桥路,数尽渔船数白鸥。

渡黄河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
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
梁宋回头失,徐淮极目收。
身轻往来便,自叹不如鸥。

洪武御碑歌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升仙台前白玉碑,柱石拿攫龙之而。鸿文载在御制集,初不假手词臣为。

我来摩挲一再读,颠者踪迹大可疑。忆昔元人失其鹿,群雄角逐争驱驰。

濠州布衣人未识,芒砀云气常随之。金陵一朝定九鼎,六合不足烦鞭笞。

是时楚兵最剽悍,不自量力来交绥。国家将兴有先兆,天遣来告贞元期。

明明天眼识王气,故以险怪惊愚蚩。英君往往谋略秘,计大不许寻常窥。

亦如田单破燕骑,神道设教尊军师。不然兹事乃近诞,小数何足夸权奇。

白旄一麾江汉靖,军前长揖从此辞。留侯自伴赤松去,谷城空立黄石祠。

天池之山高巍巍,竹林仙驭杳莫追。鹤归倘记石华表,世代已逐沧桑移。

百年雨露在山泽,惟有松柏参天枝。

石钟山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鄱阳吞天来,喷薄南出口。江流不能敌,抵北乃东走。

悬崖峙西湾,水势扫如帚。孤城艮其背,外捍赖两肘。

灵区聚神奸,石状杂妍丑。平铺理横截,旁罅中劈剖。

熊罴饥攫人,奇鬼起援手。蜂窠挂篙眼,鸟卵破瓮缶。

一一皆下垂,中空无一有。有时应鞺鞳,照影见星斗。

忽然风喧豗,声作蒲牢吼。年深追蠡坏,兼恐石断纽。

惜哉坡公记,石刻泐已久。茫茫宇宙间,孰是真不朽。

酬别郑寒村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阑风伏雨兼旬卧,晴路一钩新月破。帘前暑退得新凉,门外泥深成坎坷。

此时有客过言别,躄躠毛驴压归驮。囊空邻酒赊不来,醒眼相看但愁坐。

一篇削稿辱佳序,七字留诗惭属和。余才弇陋非尔敌,强以珠玑承咳唾。

甬东同学屈指论,往往传经接师座。故人再与瀛洲选,一郑荥阳尚摧挫。

失群行李独淹泊,有价文章久传播。燕山此度六往来,未免征衫被尘涴。

干时少术非尔病,当路无援是谁过。向来人尽弃所长,远到君能见其大。

古人可作乃殊代,同调相求凡几个。勿将时命较穷通,只许才名出寒饿。

羡君有志成果决,笑我无端逐游惰。偶逢知己私自叹,每送归人辄相贺。

荆榛满地羊触藩,日月周天蚁旋磨。故乡乐事殊可忆,欲往从之正无那。

秋风一骑不可留,八月江田熟香糯。

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淳化祖帖绝难得,南渡摹勒传淳熙。其详载在《辍耕录》,官本旧推修内司。

临江太媚绛潭瘦,字体特取丰而肥。曾经翻刻凡几手,亥豕帝虎辨者谁。

形模粗具木偶尔,神理了不关须眉。近来此本亦不易,世代渐远宋拓稀。

大观之后此其亚,仅与阁帖争毫釐。有如虞夏祖颛顼,要是嫡派非横枝。

昨从庙肆见且骇,尤物乃落驵侩儿。装褫仍用球路锦,十卷首尾完无亏。

叩之高索钱五万,而我囊乏三钱锥。少需便恐被豪夺,一计猛出居巢奇。

乌驴克货价相直,快挟墨宝徒行归。入门爨妇告米罄,一笑那顾朝来饥。

明窗小几风日亮,尘垢不敢侵吾帷。古香透纸辟蟫蠹,元气入骨腾蛟螭。

熊熊异光黑点漆,滑滑腻理肤凝脂。试临只愁鬼掣腕,帝睨幸免食朵颐。

嗟嗟世俗惯传误,目所未睹公谩欺。曹家谱系格古论,岁月舛缪余可知。

偶凭一端为驳证,食古以耳皆如斯。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银鬣金鳞照坐隅,烹鲜连日赐行厨。感逾学士蓬池鲙,味压诗人丙穴腴。

素食余惭留匕箸,加餐远信慰江湖。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仙游茅笔歌

查慎行查慎行 〔清代〕

群山海上来,络绎趋九仙。仙翁此山住,示梦于几先。

九仙祠祈梦最灵。山中老樵枕石眠,斧柯断烂不记年。

梦中仿佛遇神授,笔花昼吐黄茅天。觉来信手缚不律,巧被笔工偷妙术。

遂令九仙祠下三脊茅,用与鸡毛鼠须匹。中书免冠头不秃,菅蒯居然效微质。

幸渠一束价未高,殿头簪珥非汝曹。若教朱墨官尽取,便恐仙山成不毛。

君不见连山伐竹兔拔毫,铁梳胶缀何其劳。秽史自执奸吏操,直与此辈供锥刀。

老夫钞书指生茧,怕搦人间管城管。涂鸦结蚓随尔为,不要残年护吾短。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