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岫亭以窗中列远岫为韵 其四

黎民表 黎民表〔明代〕

会心不在多,一丘堪偃蹇。始笑武陵人,移住花源远。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您喜欢

濒死自悼

徐琦徐琦 〔明代〕

每说天兵出守疆,忽闻劲敌犯睢阳。
火焚郡邑人民苦,血染江淮鬼物伤。
忠报君恩名不朽,孝随亲死义难忘。
皇天后土宜知鉴,白日英魂腾剑光。

和佥事夹谷之寄韵

方逢辰方逢辰 〔宋代〕

夫子说周易,肇开太极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决裂,坚冰致习驯。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纷纷。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无邻。
于是作六经,以救万世人。
孟氏辨义利,战国骇所闻。
不肯为老聃,和光同其尘。
人不识四端,岂知有君亲。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与地下,中立师与君。
师以扶网常,君以治广轮。
廉耻甚鈇钺,礼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贫。
虎豺方恣睢,骃骐忽诹询。
痛民若赤子,礼士如上宾。
簟瓢在陋巷,穷则独善身。
家有读书屋,乃为劫火焚。
仁人忽行恻,仲氏敢具陈。
公肯挈坠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诗示恩勤。
弦歌已久废,简陋尚可因。
祠堂俨遗像,生徒招惊麕。
户内有洙泗,山中见华勋。
光霁挹茂叔,粹盎师伯淳。
体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师千载上,兴起三代民。
剥穷果不食,贞下元又春。
太极在何处,青归烧痕新。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别二首韵 其一

曾几曾几 〔宋代〕

听说光州好,淮山是四邻。凝香无一事,奠枕有馀民。

世以文章著,朝须宠数频。西湖便归去,应不待班春。

颂古二十四首

释宗演释宗演 〔明代〕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山僧不敢自瞒,於中罪过有五。
一不合说大脱空,二不合抛沙撒土。
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四不合毁佛谤祖。
五咄,洎合错举。

效阮公咏怀 其五

薛蕙薛蕙 〔明代〕

群狙竞芋栗,喜怒随转移。飞飞海上鸥,矰缴不可施。

张仪谢苏君,赵令说李斯。小义鲜能终,邪径固多岐。

利害异目前,亲雠在一时。他人各有心,媮乐且相欺。

侥倖昧全图,此计良可嗤。

八月二十四日同审知登塔山用审知前载九日留

赵蕃赵蕃 〔宋代〕

郊原莽莽吹黄埃,余暑已去若复来。
昨宵一雨为苏洗,晓兴坐觉飞崔嵬。
平生诗盟有徐孺,笔力可挽狂澜回。
要明两眼费双脚,作计似我何疏哉。
兹游只欠王子在,见说归书一纸开。
追随正复听君乐,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颇高绝,泛菊况堪临季月。
要当相与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别。

贻息耘隐士 其一

德祥德祥 〔元代〕

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颂一百则 其四十八

释重显释重显 〔宋代〕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少林谩道付神光,卷衣又说归天竺。

天竺茫茫无处寻,夜来却对乳峰宿。

诗一首

张定千张定千 〔宋代〕

况说龙沙最边陲,关河阻隔远明时。
蕃戎把隘当路坐,何日申奏圣人知。
今遇司空来宣问,枯林滋润再生枝。
四面六蕃多围绕,伏恐寻常失朝仪。
若不远仗天威力,只怕河隍陷戎夷。
请须司空奏论事,封册加官莫改移。
比至今秋新恩泽,山林草木总光辉。
塞上艰莘无说处,一心目断望龙墀。

八月十一日晨兴三首 其三

张耒张耒 〔宋代〕

江上秋阴合,柯山晓雨来。貂裘欲辞箧,纨扇已生埃。

落叶湿相藉,晚花寒未开。殷勤探黄菊,九日泛清杯。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