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先〔宋代〕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送传明府之南安
胡仲弓 〔宋代〕
次韵寅庵四首
黄庭坚 〔宋代〕
读公择箧中徐季益孙子进昆仲诗有怀其人因以
赵蕃 〔宋代〕
大名府大安阁主道者
杨亿 〔宋代〕
赠道流
陆游 〔宋代〕
远斋作十二辰歌见赠且帅同作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万俟咏 〔宋代〕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宿海云寺 其三
屈修 〔明代〕
楼台遥人望,已觉不同天。览胜开新目,逢僧话旧缘。
阴成过水树,潮送到门船。衣带何相限,风涛四十年。
宿秋霜阁后方丈
吕本中 〔宋代〕
秋霜阁后山屈蟠,行人冲泥脚未乾。正是水西佳绝处,不辞风雨夜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