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
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释惟一 〔宋代〕
何意
晁说之 〔宋代〕
次程伯禹尚书见寄韵
曾几 〔宋代〕
白日苦短行
释文珦 〔宋代〕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四十三
孙蕡 〔明代〕
云本无心偶出山,幽林薄暮鸟知还。如何世上驰驱子,只在红尘扰扰间。
寄林徽君
高翥 〔宋代〕
偶成
曹彦约 〔宋代〕
僧舍小泊
叶茵 〔宋代〕
韩世忠湖上骑驴图
张璨 〔明代〕
鸟影过寒塘
秦略 〔金朝〕
著眼分明莫作疑,从来形影本同归。不应水底青天上,更有飞禽仰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