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云满峰头水满溪,一天杳霭路封泥。何来灵物干霄上,忽傍清辉振羽低。
陈迹漫凭千古吊,佳名重借后人题。匆匆逆旅俱行脚,底事伤心日又西。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和陈勉仲二首
王之道 〔宋代〕
赠宗人简斋
姚勉 〔宋代〕
呈可斋先生陈侍郎
宋伯仁 〔宋代〕
苏幕遮·采壶中
高道宽 〔元代〕
杨柳枝
王恽 〔元代〕
贻息耘隐士 其一
德祥 〔元代〕
髭鬓多年雪,交情百炼金。青山楼上坐,白鸟树中吟。
行路畏相识,寻僧说此心。欲将白云画,归挂草堂深。
颂古二十首
释了一 〔宋代〕
送蜀客游维扬
杜荀鹤 〔唐代〕
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
戴表元 〔宋代〕
赠道流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