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江南·千万恨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是那远在天涯的人儿久不归来。苍山上空悬挂的明月不知我心中愁事。水面上低吟的风吹落水旁花瓣飘落眼前,远空摇曳的碧云在晚风的吹拂下微微斜行。

注释
梦江南: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原名“望江南”,又名“忆江南”等。
恨:离恨。
天涯: 天边。指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
摇曳:犹言摇荡、动荡。

赏析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首句直出“恨”字,“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所恨之人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说“恨”而有“千万”,足见恨之多与无穷,而且显得反复、零乱,大有不胜枚举之概。虽有千头万绪之恨,但恨到极点的事只有一桩,即远在天涯的那个人久不归来。这是对全词的主旨作正面描写。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二句,初读感受亦自泛泛;几经推敲玩味,才觉得文章本天成,而妙手得之却并非偶然。上文正面意思既已说尽,故这两句只能侧写。词中抒情主人公既有“千万恨”,说她“心里”有“事”当然不成问题;但更使她难过的,却在于“有恨无人省”。她一天到晚,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却无人能理解她的心事,只有山月不时临照闺中而已。不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层。夫山月既频来相照,似乎有情矣;其实却是根本无情的。心里有恨事,当然想对人倾诉一下才好,但平时并可以倾诉的对象亦无之。好容易盼到月亮来了,似乎可以向它倾诉一下,而向月亮倾诉实等于不倾诉,甚至比根本不倾诉时心情还更坏些!于是“山月不知心里事”也成为这个主人公“恨”的内容之一了。这是又一层。至于说“不知心里事”的是“山月”而不是其他,这也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李白《静夜思》:“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令本通作“望明月”)望山月能使客子思乡.当然也能使闺人怀远。况且山高则月小,当月逾山尖而照入人家时必在夜深。这就点明词中女主人公经常是难以入眠的。这是第三层。《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以日月喻丈天,原是传统比兴手法。然则这一句盖谓水阔山长,远在天涯的丈夫并不能体谅自己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也。这是第四层。

  “水风”句与上联角度虽异,意匠买同。夜里看月有限,昼间看花也还是有恨。看花原为了遣闷,及至看了,反倒给自己添了烦恼。况上句以月喻天,则此句显然以花自喻。借花落,正是惜自己年华之易谢:花开花落正如人之有青年老年,本是自然现象;但眼前的花却是被风吹落的。“空落”者、白白地吹落,无缘无故地吹落之谓;这正是《诗·小雅·小弁》中所谓的“维忧用老” 一语(《古诗十九首》则云“思君令人老”)的形象化,而不仅是“恐年岁之不吾与”这一层意思了。

  至于所谓“水风”,指水上之风。这也不仅为了求与“山月”工整相对而已。水面风来,风吹花落,落到哪里?自然落在水中,这不正是稍后于温庭筠的李煜的名句“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另一种写法吗?温的这句写得比较蕴藉,但并不显得吞吐扭捏,依然是清新骏快的风格,可是造意却深曲多了。

  “摇曳碧云斜。”夜对山月,昼惜落花,在昼夜交替的黄昏,摇曳是程度不怎么明显的动荡,是轻轻移斜了角度的晃动。此句看似单纯写景,却状出了凝望暮色与碧云的女主人的百无聊赖之态,说明一天的光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不着“恨”字而“恨极”之意已和盘托出。▲

简析

  此词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寂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通篇写恨,实际是以恨之切,衬爱之深、思之极。前二句纯用白描,并运用民歌的顶真格式,词句明快流畅;后三句触物生情,借物抒怀,以无情衬有情,词句流利宛转。全词以意境取胜,首尾一贯,率直而深婉,余味无穷。

创作背景

  温庭筠有两首《梦江南》小令,《草堂诗余别集》在此调下有题“闺怨”。可见此词是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体创作时间未得确证。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您喜欢

赠尹尔复尔任

陈恭尹陈恭尹 〔清代〕

爱君兄弟好,悃愊绝浮华。与世若无忤,中心良有遐。

二毛依子舍,重树似山家。自种忘忧草,春来烂漫花。

诗一首

谢直谢直 〔宋代〕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
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送王行人维藩使汝南

谢榛谢榛 〔明代〕

仙郎宠命新,向晓发征轮。去路梁园雪,归期燕谷春。

王孙瞻绛节,候吏走黄尘。想过仲宣宅,还怜作赋人。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体若虚空勿涯岸,通身是口说得半。
三种病人也会医,灯笼露柱常相伴。

十二时

洪迈洪迈 〔宋代〕

璧门双阙转苍龙。德寿俨祇宫。轩屏正坐,天子亲拜天公。仪绅笏,罗鹓鹭,粲庭中。仙家欢不尽,人世寿无穷。谁知云路,玉京成就,催返璇穹。转手万缘空。见说烟霄好处,不与下方同。尘合雾迷濛。笙箫寥寂,楼阁玲珑。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灵举驾,素帏低,杳庞茸。浙江潮,万神护,川后滋恭。因山祇事,崔嵬禹穴,此日重逢。柏城封。愁长夜、起悲风。歌清庙、千古诵高宗。

八功德水

马之纯马之纯 〔宋代〕

钟山有岭号屏风,碧石青林一径通。
听得山腰鸣陆续,看来海眼净浺瀜。
初尝但得烦心解,再饮能令百虑空。
软美轻清无限好,经中所说正相同。

寄题莫氏椿桂堂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君不见衣冠盛事今犹昔,前说燕山后崇德。
联翩五组带天香,世上籯金贱如砾。
他年诗礼到云来,日日高堂称寿杯。
桂长孙枝椿不老,却比窦家应更好。

有客自关外来颇道边亭暴露之苦时子止兄方趋

晁公溯晁公溯 〔宋代〕

平凉歃血不濡齿,奚车辚辚临渭水。
一丸未及封函关,已复胡歌饮都市。
近闻移屯集岐下,战声日震长平瓦。
两军相持久未决,将军宝帐皆在野。
野田秋深风力劲,边云日满青泥岭。
三军雨立甲裳重,诸将露宿旃裘冷。
原头霜落黄芦,西风猎猎边亭寒。
从军之乐今有几,仲宣寄诗烦说似。

送水云归吴

郑惠真郑惠真 〔宋代〕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苏辙苏辙 〔宋代〕

南国家家漾彩?灵,芙蕖远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终日舟行花尚多,清香无奈着人何。
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歌。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従此远游心未阑。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