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明代〕
渐觉溪声杳,山深古木稀。烂柯无客到,飞锡有僧归。
宝盖临丹阙,莲花傍紫薇。祇疑诸祖后,此地说传衣。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偈
释方会 〔宋代〕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戴复古 〔宋代〕
念奴娇
佚名 〔宋代〕
寄归宗华倒禅师
释宗杲 〔宋代〕
宣和五年二月初九日偶书呈如公妙空禅师
朱济道 〔宋代〕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三
汪元量 〔宋代〕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王恽 〔元代〕
晋阳三月未有春色
司马光 〔宋代〕
用前韵别寄耿时举二首 其一
仲并 〔宋代〕
树犹如此我何堪,赖有随斋可剧谈。少日声称满中外,几年词采秀东南。
诗坛欲借背城一,材馆均蒙吐哺三。每见匆匆又分去,与公交淡不须甘。
百字令 指中庵性命次序
李道纯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