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棅〔明代〕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乡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贵溪作诗奉寄
戴表元 〔宋代〕
【双调】清江引 苕溪
徐再思 〔元代〕
喜迁莺·题郭南仲庵壁
张继先 〔宋代〕
送僧归护国寺
吕夷简 〔宋代〕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嫣然亭
张栻 〔宋代〕
闻杨公济冒寒访契嵩上人
强至 〔宋代〕
證道歌 其二三七
释印肃 〔宋代〕
狮子吼,无畏说,直言恰似翻成拙。问渠何处住居家,遥指前坡无处诀。
新愁
王柏 〔宋代〕
菩萨蛮·梦回小枕敧寒玉
卢炳 〔宋代〕
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
唐之淳 〔明代〕
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