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君子偕老

诗经·国风·鄘风 诗经·国风·鄘风〔先秦〕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誓和君子到白首,玉簪首饰插满头。举止雍容又自得,稳重如山深似河。穿上礼服很适合。谁知德行太秽恶,对她真是无奈何!
服饰鲜明又绚丽,画羽礼服绣山鸡。黑亮头发似云霞,哪用装饰假头发。美玉耳饰摇又摆,象牙发钗头上戴。额角白净溢光彩,仿佛尘世降天仙!恍如帝女到人间!
服饰鲜明又绚丽,软软轻纱做外衣。罩上绉纱细葛衫,凉爽内衣夏日宜。明眸善睐眉秀长,容貌艳丽额宽广。仪容妖冶又妩媚,倾城倾国姿色美!

注释
君子:指卫宣公。
偕老: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副:妇人的一种首饰。
笄(音jī):簪。
六珈:笄饰,用玉做成,垂珠有六颗。
委委佗佗(音yí),如山如河:一说举止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像山一样稳重、似河一样深沉。一说体态轻盈、步履袅娜,如山一般蜿蜒,同河一般曲折。佗同“蛇”、“迤”,或音tuó。
象服:是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
宜:合身。
子:指宣姜。
淑:善。
云:句首发语词。
如之何:奈之何。
玼(音此):花纹绚烂。
翟(dí):绣着山鸡彩羽的象服。
鬒(zhěn):黑发。
髢(dí):假发。
瑱(tiàn):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
象:象牙。
揥(tì):剃发针,发钗一类的首饰。一说可用于搔头。
扬:额。
且:助词,无实义。
皙(xī):白净。
胡:何,怎么。
然:这样。
而:如、象。
瑳(cuō):玉色鲜明洁白。展:古代后妃或命妇的一种礼服,或曰古代夏天穿的一种纱衣。
絺(chī):细葛布。
绁袢(xiè pàn):夏天穿的亵衣、内衣,白色。
清:指眼神清秀。
扬:指眉宇宽广。
颜:额。引申为面容、脸色。
展:诚,的确。
媛:美女。▲

鉴赏

  《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别有小君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淫泆之行,不能与君子偕老。”他们认为此诗所写的服饰仪容之美属于理想的“小君”(国君之妻)。而朱熹《诗集传》则说:“言夫人当与君子偕老,故其服饰之盛如此,而雍容自得,安重宽广,又有以宜其象服。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有是服,亦将如之何哉!言不称也。”他以为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在这点上今之学者又多从朱熹之说。

  全诗三章,首章七句,次章九句,末章八句,错落有致。首章揭出通篇纲领,章法巧妙。宣姜本是卫宣公之子伋的未婚妻,不幸被宣公霸占,后来又与庶子顽私通,劣迹斑斑。“君子偕老”一句基此而来,起调突兀如当头棒喝,寓意深婉,褒贬自明。“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四句造语奇特,叙服饰与叙仪容相交叉,辞藻工美,极力渲染宣姜来嫁时服饰的鲜艳绚丽,仪容的雍容华贵。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逗露讥刺,全诗惟此二句是刺意,其他均是赞叹称美之辞,但此二句与“君子偕老”一句遥相呼应,暗自缀合,含蓄蕴藉,藏而不露。

  次章与末章用赋法反覆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美。次章起始“玼兮玼兮”六句与末章起始“瑳兮瑳兮”四句复说服饰之盛,次章“扬且之皙也”三句与末章“子之清扬”四句是复说容貌之美。“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二句神光离合,仿佛天仙帝女降临尘寰,无怪乎姚际恒《诗经通论》称此诗为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之滥觞,并谓“‘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有非言辞可释之妙”。“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二句巧于措辞,深意愈出,余音袅袅,意味无穷。这两章造句齐整,意象迷离,所以陈继揆《读风臆补》说:“后两章逸艳绝伦,若除去‘也’字,都作七字读,即为七言之祖。”

  全诗反覆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是为了反衬其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对比鲜明,辛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创作背景

  《毛诗序》云:“《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君子之道,故陈别有小君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君子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淫泆之行,不能与君子偕老。”除清魏源《诗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诗外,古今各家多从《毛诗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也有人认为这是叹息美貌失偶的君夫人不幸的篇章,叹惜宣姜命运的“不淑”,暗含着对强权好色人物的不满以及对宣姜的同情和理解。

简析

  《君子偕老》是《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反复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但所有的华艳之词都难以遮掩其不淑的本质,反衬出她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全诗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对比鲜明,辛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猜您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须发老而覆霜,心念净而发光。
妙照混三世,幽灵空十方。
口吞诸佛而不为大,舌拄梵天而不觉长。
刹尘无间说,鸥鸟不乱行。
平等是道,自然成章。

禅定指迷歌

张伯端张伯端 〔宋代〕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
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号毗卢。
毗卢不来不去,乃知生灭无馀。
或问毗卢何似,只为有相不是。
眼前叶叶尘尘,尘叶非同非异。
况此尘尘叶叶,个个释迦迦叶。
异则万籁皆鸣,同则一风都摄。
若要认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药疗,病差药更何施。
心迷须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镜得磨,痕垢自然灭了。
本为心法皆妄,故令难尽诸相。
诸相离了何如,是名至真无上。
若欲庄严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虽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为福慧双圆,当来授记居先。
断常纤尘有染,却於诸佛无缘。
翻念凡夫迷执,尽被情爱染习。
只为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湿。
学道须教猛烈,无情心刚似铁。
直饶父母妻儿,又与他人何别。
常守一颗圆光,不见可欲思量。
万法一时无著,说甚地狱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无升无堕。
出没诸佛土中,不离菩提本坐。
观音三十二应,我当亦从中证。
化现不可思议,尽出逍遥之性。
我是无心禅客,凡事不会拣择。
昔时一个黑牛,今日浑身总白。
有时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争知被褐之形,内怀无价之宝。
更若见我谈空,恰似囫囵吞枣。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岂解相表。
兼有修禅上人,只学闹口合唇。
夸我问答敏急,却元不识主人。
盖是寻枝摘叶,不解穷究本根,
得根枝叶自茂,无根枝叶难存。
便逞已握灵珠,转於人我难除。
与我灵源妙觉,远隔千里之殊。
此辈可伤可笑,空说积年学道。
心高不肯问人,枉使一生虚老。
乃是愚迷钝根,邪见业重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争免沉沦。

次韵奉和

杨蟠杨蟠 〔宋代〕

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
延年松可食,避世草堪衣。
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
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

孟宾于孟宾于 〔五代〕

仙岛却回空说梦,清朝未达自嫌身。

湘中

徐玑徐玑 〔宋代〕

旧说湘中事,身来又可寻。
庙存虞帝迹,江照楚臣心。
为客人俱远,题名刻自深。
春回洲渚绿,遥望正沉吟。

纪闻悼旧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莫说湘南寺,令人绝痛渠。
中间绿国论,偶似绝交书。
衫短枯荷叶,墙高过笋舆。
人生须富贵,富贵竟何如。

探春 题罗两峰秋灯说鬼图

史发𦾵史发𦾵 〔清代〕

月黑秋林,灯青古屋,声动谯楼更鼓。三五宾朋,酒阑閒话,妄听何烦庄语。

待持杯谈剑,又恐触、少年心绪。不如志怪齐谐,漫请先生挥尘。

四座客咸凝伫。觉冷雨盲风,微生庭树。何必然犀,直同铸鼎,一一精灵来聚。

笑谓君休怪,问多少、美人黄土。眼下揶揄,只当一场歌舞。

送仝座主归上党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月兔含清欲喷霜,客怀陈习作归翔。
虽云扫尽名言垢,我笑熏成知见香。
聚石为徒头易点,悟空能讲义难量。
到家握麈随宜说,莫对余机挥界方。

和邵兴宗再还馆

韩维韩维 〔宋代〕

莫嗟华发尚蓬瀛,自古儒生半滞荣。
学似杨雄老天禄,才如严助厌承明。
一箪聊喜安吾道,几骑当知达此生。
闻说东郊可携手,能来从我并鞍行。

促拍满路花

杨泽民杨泽民 〔宋代〕

双眼滟秋波,两脸凝春雪。尊前初见处,琴心绝。千磨百难,石上琼簪折。人非天样阔。车马难通,奈何没个关节。
深盟密约,啮臂曾流血。须知弦断有,鸾胶接。别离日久,转觉归心切。先把新词说。憔悴相容,怕伊相见离别。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貂蝉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